京师老吏

【原文】
 
京师盛时,诸司老吏,类多识事体,习典故(1)。翰苑有孔目吏(2),每学士制草出(3),必据案细读,疑误辄告。刘嗣明尝作《皇子剃胎发》文(4),用“克长克君”之语(5),吏持以请,嗣明曰:“此言堪为长堪为君,真善颂也。”吏拱手曰:“内中读文书不如是(6),最以语忌为嫌,既克长又克君(7),殆不可用也。”嗣明悚然亟易之。靖康岁,都城受围,御敌器甲刓弊(8)。或言太常寺有旧祭服数十,闲无所用,可以藉甲。少卿刘珏即具稿欲献于朝(9),以付书史(10)。史作字楷而敏,平常无错误,珏将上马,立俟之,既至,而结衔脱两字(11)。趣使更写(12),至于三,其误如初。珏怒责之,逡巡谢曰(13):“非敢误也,某小人窃妄有管见(14),在《礼》‘祭服敝则焚之’(15)。今国家迫急,诚不宜以常日论,然容台之职(16),唯当秉礼。少卿固体国,不若俟朝廷来索则纳之,贤于先自背礼而有献也。”珏愧叹而止。后每为人言,嘉赏其意。
 
【注释】
 
(1)典故:典章旧制。
 
(2)翰苑:翰林院。孔目吏:官名。掌管文书档案,收藏图书;因事无大小皆经其手,一孔一目无不综理,故名。
 
(3)制草:诏令的文稿。
 
(4)刘嗣明:北宋后期开封祥符(今河南开封祥符区)人。官至翰林学士、工部尚书。
 
(5)克长克君:语出《诗经·大雅·皇矣》。
 
(6)内中:宫里。
 
(7)既克长又克君:“克”字多义。《诗经》里的本义是“堪”“能”的意思。但是又可能被误解为五行相克之“克”(损伤),命硬的人会克伤父母家人,因此孔目吏认为这是语忌。
 
(8)刓(wán)弊:磨损,损坏。
 
(9)少卿:官名。正卿的副职,太常、光禄、大理诸寺均有此副职。刘珏(1078—1132):湖州长兴(今浙江长兴)人。崇宁五年(1106)进士,官至吏部尚书、端明殿学士。
 
(10)书史:掌文书等事的吏员。
 
(11)结衔:签署官衔。
 
(12)趣:督促。
 
(13)逡巡(qūnxún):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
 
(14)管见:管中窥物。自谦见识狭小。
 
(15)祭服敝则焚之:语出《礼记·曲礼上》。
 
(16)容台:行礼容之台。用作礼部的别称。
 
【翻译】
 
京师全盛的时候,朝中各司精通事务的吏员,大多能够识得事体,熟悉典故。翰林院有位孔目吏,每次学士所拟诏令文稿写成,必伏案细细研读,有疑误之处就提出来。刘嗣明曾作《皇子剃胎发》文,用了“克长克君”的话,这孔目吏拿着稿子请教,刘嗣明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做长,能为君,的确是好的颂辞。”孔目吏拱手说:“宫内读文书不是如此,最厌恶语言犯忌,克字有克制、损害的意思,既克长又克君,这句话恐怕不能用。”刘嗣明大为惊惧急忙改过来。靖康年间,都城被围,御敌的兵器铠甲都坏了。有人说太常寺存有旧祭服数十套,闲置无用,可以充用铠甲。少卿刘珏立即起草文稿想要上奏,把稿子交给书史。书史写字又快又工整,平常不曾出错,刘珏急着上马,站着等,书史拿来一看,结衔处漏了两个字,催促让他重新写,连写三回,都还出错。刘珏生气地责备他,书史小心翼翼地道歉说:“本是不敢写错,小人窃有浅见,是关乎《礼记》‘祭服敝坏则焚之’的说法。如今国家危急,固然不应该以寻常规矩办事,然而礼部的职责,就应该按礼行事。少卿您固是公忠体国,不如等朝廷来索要再交纳,这比先自违背礼制献上去要好。”刘珏又愧又叹随即作罢。此后常对他人说起,嘉赏书史的良苦用心。
 
今之胥徒(1),虽公府右职(2),省寺掌故(3),但能鼓扇狷浮,顾赇谢为业(4),簿书期会之间(5),乃漫不之晓,求如彼二人,岂可得哉!
 
【注释】
 
(1)胥(xū)徒:官府办事人员。
 
(2)右职:重要职位。
 
(3)掌故:官名。汉代谓掌礼乐制度等成规旧制。
 
(4)赇(qiú)谢:受贿。
 
(5)期会(kuài):指定期限进行财务统计。
 
【翻译】
 
现如今官府的吏员,即便身居公府重要职位,为各省寺掌故官员,也只能鼓动虚浮不实之风,忙着收受贿赂,至于处理文书和财务统计,竟全然不懂,再要找像上述两位那样的人,哪里还有呢!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