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次五经》记述了从苟床山至阳虚山的所处位置。经中说有十六座,实际只有十五座。它们大致分布在今陕西、山西、河南境内。
山中植物种类丰富,有今天常见的芫荽、白[艹术(上下)]、芍药、槐树、椿树以及麦门冬、通草等植物。山中还有一种三只眼睛的怪兽,叫[鸟大(左右)]鸟。
中次五经中的薄山山系的首座山,名叫苟床山,山中不长草木,有许多怪石。
详细翻译
向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首山。山的北面生长着许多构树和柞树,草类多为和芫荽;南面有许多㻬琈玉,树木多为槐树。山的北面有一条山谷,名叫机谷,谷中有许多[鸟大(左右)]鸟,这种鸟形状与猫头鹰相似,有三只眼睛,有耳朵,声音像是鹿的鸣叫之声,食用它的肉可以治疗湿病。
详细翻译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县山,山中没有草木,有很多带有花纹的石头。
详细翻译
再往东三百里有座山,名叫葱聋山,山中不长草木,有很多质地次于玉的美石。
详细翻译
再向东北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条谷山,山中的树木多为槐树和桐树,草类多为芍药、天门冬、麦门冬。
详细翻译
再往北十里有座山,名叫超山,山的北面有许多灰白色的玉,南面有一眼泉,冬天有水,夏季则干枯。
详细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成侯山,山上长着许多椿树,草类多是秦艽。
详细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朝歌山。山谷中有很多优质垩土。
详细翻译
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槐山,山谷中有很多金和锡。
详细翻译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历山,山中的树木多为槐树,山的南面有很多玉。
详细翻译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尸山,山中有许多灰白色的玉,山中的野兽多为水。尸水发源于此,向南流入洛水,水中有许多美玉。
详细翻译
再往东十里有座山,名叫良余山。山上有许多构树和柞树,没有石头。余水发源于此山的北面,向北流入黄河;乳水发源于此山的南面,向东南流入洛水。
详细翻译
再向东南十里有座山,名叫蛊尾山,山中有许多磨刀石和赤铜。龙余水发源于此山,向东南流入洛水。
详细翻译
再往东北二十里有座山,名叫升山,山中的树木多为构树、柞树和酸枣树,草类多是山药和蕙草,还长着许多通脱木。黄酸水发源于此,向北流入黄河,水中有许多璇玉。
详细翻译
再向东二十里有座山,名叫阳虚山,山中有许多金,此山临近玄扈水。
详细翻译
总计薄山山系中的山,自首座山苟林山起到阳虚山止,共有十六座山,距离为二千九百八十二里。其中升山是大的山神居住的地方,祭祀其山神的典礼是:用猪、牛、羊三牲齐备的太牢之礼,用彩色的玉作为系在山神颈部的饰品。首山,是神灵所在的大山,祭祀山神时要用糯米,纯黑色的牛、羊、猪三牲齐备的太牢之礼,美酒;祭祀者手持盾牌起舞,摆上鼓并敲击应和,用一块璧作为挂在山神颈部的饰物。尸水,与上天合一,要用很肥的牲畜来祭祀,用一只黑狗供在上面,用一只母鸡供在下面,再宰杀一只雌羊用血来祭献。用彩色的玉作为系在山神颈部的饰品,并将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物披在山神身上,请神享用。
详细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