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大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导嶓冢,至于荆山。;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本段所属:禹贡

【原文】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①;壶口、雷首,至于太岳②;厎柱、析城至于王屋③;大行、恒山④至于碣石,入于海⑤。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⑥;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⑦。
 
导嶓冢,至于荆山。⑧;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⑨,过九江,至于敷浅原⑩。
 
【注释】
 
①导岍〔qiān〕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导,循行,这里指治理疏通道路的意思。岍,岍山,即今陕西陇县西南的吴山。岐,岐山,即今陕西岐山县东北。荆山,即陕西大荔东南朝邑西北荆山。逾于河,这里指断绝了河水,自导山从雍州境内越河到冀州。
②壶口、雷首,至于太岳:壶口,即今陕西吉县。雷首,即今陕西永济县东南。太岳,即今山西霍县东。
③厎柱、析城至于王屋:厎柱,即三门山,在今山西平陆县东五十里的黄河中,南面为河南的三门峡市。桥城,即今山西阳城县西南。王屋,王屋山,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北,西跨山西垣曲县,绵延至山西、河北,山有三重,形如屋舍,故名王屋。
④大行、恒山:大行,即太行山,在今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南起河南济源市,北抵河北北部一带,绵延数千里。恒山,五岳之一,为北岳,在今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
⑤至于碣石,入于海:碣石,渤海北岸的山石,即今河北乐亭南。入于海,山势连绵直尽海岸
⑥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西倾,参见上文注解。朱圉,即今甘肃甘谷县西南。太华,华山,见上文注解
⑦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熊耳,即今河南卢氏县西南。外方,即今河南登封境内的嵩山,为五岳之中的中岳,又称太室。桐柏,即今河南桐柏县西,出自淮河。陪尾,一说在湖北安陆县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泗水县东。
⑧导嶓〔bō〕冢,至于荆山:嶓冢,即今陕西宁强。荆山,即南荆山,在湖北南漳南一带。
⑨内方,至于大别。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内方,即今湖北钟祥县西南,越过汉水与荆门交界,今称章山,又名马良山或马仙山。大别,即今鄂皖边界的大别山。岷山,多谓今四川松潘西北的岷山一带。依据上下文,可知岷山当指长江北岸,今湖北一带。衡山,荆州境内长江以北的一座大山,并非南岳衡山。
⑩过九江,至于敷浅原:九江,意指湖北东部长江北岸广济一带的水系,参见上文注解。敷浅原,即今江西庐山东南的高地。
 
【翻译】
 
疏通了岍山和岐山的道路,到达了黄河西岸的北条荆山,越过黄河;又开通了壶口山到雷首山的道路,直至太岳山。从南面循着厎柱山,东面越过析城山就到了王屋山。从南北纵向的太行山到恒山直达东北的碣石山,山势直趋渤海。
 
从西倾山,经由朱圉山、鸟鼠同穴山直达华山;接着循熊耳山,经由外方山、桐柏山一直到达陪尾山都得到了治理。
 
沿汉水,从嶓冢山开通道路直达南条荆山;从内方山直达大别山。从岷山的南面通到长江北岸的衡山,接着越过长江北岸众多河流,就通到了庐山的高地敷浅原。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