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是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写的。
魏武帝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建安元年(196)迎献帝都许(今河南许昌东),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削平吕布等割据势力。
官渡之战大破军阀袁绍后,逐渐统一了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率军南下,败于赤壁。后来曹操被封魏王。他在北方屯田,兴修水利,用人惟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加强集权。曹操还精于兵法,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善诗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等篇都抒发他的政治抱负。其中的《短歌行》悲凉慷慨,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生命与死亡的矛盾,都融化在这杯酒中:“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于是,“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便成为流传于天下的名句,而“杜康”也从此成为酒的代称。现在,还有以杜康命名的酒“杜康酒”。
传说酒是杜康发明的。史书上说他“余粥弃于桑,郁积成香,竟有奇味,杜康尝而甘美,遂得酿酒之秘”。即将没有吃完的剩饭,放在桑园的树洞里,剩饭放置时间长在洞中发酵,散发出芳香的气味,杜康由此制作了酒。至于杜康是什么样的人,也是众说纷纭。《说文解字》言“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禹的儿子启建立的我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第五世君王。如少康即杜康,杜康就是夏朝的一个君主了。
自魏武帝写了“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后,后代的诗人、学者也有很多写过“杜康”。唐代诗圣杜甫写了“杜酒频劳劝,张梨不外求”;宋代理学家邵雍也曾说过:“吃一辈子杜康酒,醉乐陶陶。”作为酒的代称,“杜康”也融入了传统的酒文化中。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