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光十三绝
同光十三绝是指清代同治、光绪时期的十三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在光绪年间被画师沈蓉圃绘制成彩色画像。画中有生、旦、末、丑四种角色,没有净角,据说这是因为画师不善于勾画净角,而并非当时没有净角。“同光十三绝”为程长庚、卢胜奎、张二奎、杨月楼、谭鑫培、徐小香、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郝兰田、刘赶三、杨鸣玉。
程长庚,字玉山,安徽潜山县人。同治、光绪年间为三庆班班主。当时与春台班的余三胜、四喜班的张二奎,合称为“三杰”。早年精通昆曲,又学京音,唱曲吐字清晰,且跌宕起伏,风格独特。门下弟子较多,如谭鑫培、汪桂芬等都很出名。他所出演的戏以《群英会》、《战长沙》、《华容道》、《文昭关》、《举鼎观画》等最为出色。
卢胜奎,又名卢台子,原籍安徽,后来到京城。他生性好戏曲,唱腔清脆动人,并善于昆曲,而且还非常好学,文采出众,擅长编剧,三庆班的《全本三国志》,共40本剧目,全部出自卢胜奎之手。他所出演的较为出色的戏有《七星灯》、张二奎,原籍浙江,入京城后加入四喜班。他的戏很多,精通老生(末角),生末也能胜任。唱腔浑厚,念白清脆。较为出色的末角戏有《一捧雪》、《天雷报》、《九更天》、《胭脂褶》、《审潘洪》等,同时他还善于演帝王戏,如《金水桥》、《上天台》等,仪表非凡,风度翩翩。
《盗宗卷》、《战北原》、《问樵闹府》、《打严嵩》等。
杨月楼,又名久昌,安徽潜山县人。他嗓音洪亮,唱念做打都很精通。初学戏时从学张二奎演老生,后来改演武生。老生戏有《四郎探母》、《打金枝》、《五雷阵》等,武生戏有《恶虎村》、《连环套》、《昊天关》等都很精彩,善于演孙悟空猴戏,一度有“杨猴子”之称。他最著名的戏为《长坂坡》,他饰演赵云,每年只演一次。由于他文武双全,后来被人们称为“武生一代宗师”。
谭鑫培,又名金福,原籍湖北罗田。早年学过武丑,又改武生,后来随程长庚学文武老生。年轻时嗓音沙哑,中年后变得宽亮,因此才开始专演文武老生戏。他学过昆曲,吐字清晰准确,唱曲接近汉调,又夹杂京音,所以唱腔清脆而有力度。同治、光绪年间入升平署为供奉,他较为出色的老生戏有《空城计》、《乌盆计》、《定军山》、《战太平》、《乌龙院》等。
徐小香,原名馨,改名炘,号蝶仙,苏州人,原籍常州。师从吟秀堂潘氏,学小生戏,文武兼备,演技高超。出演《群英会》、《取南郡》中的周瑜,《辕门射戟》中的吕布,《八大锤》中的陆文龙等,都惟妙惟肖,生动逼真。他所出演的昆曲《游园惊梦》、《大小宴》等也十分出色。
梅巧玲,字慧仙,苏州人,因体态丰满,又被人称为“胖巧玲”。咸丰、同治年间为四喜班班主。幼年时曾师从杨三喜学昆旦和花旦,擅长念白戏,也偶尔唱老旦。他的得意作有《雁门关》、《四郎探母》、《贞娥刺虎》、《思凡》等。
时小福,字琴香,安徽人。曾师从名旦徐阿福学青衣,戏路很宽,所演《窦娥冤》、《三娘教子》、《汾河湾》等很优异。
余紫云,名金梁,号砚芬,湖北罗田人。幼年时学青衣和花旦,同治、光绪年间加入四喜班。所演《彩楼配》、《赶三关》、《梅玉配》、《祭江》、《盘丝洞》等最为出色。
朱莲芬,名旦朱福喜的胞弟,苏州人,早年学昆旦和花旦,后来又学皮黄戏,同治年间加入四喜班,会的戏很多,文武昆乱,无不兼备,并且擅长书法。所演《思凡》、《寄扇》、《寻梦》、《金山寺》、《三怕》、《虹霓关》、《双拜月》、《挑帘裁衣》等都很出名。
郝兰田,安徽人。他开始时学青衣,后来改为老旦。嗓音高亢,念白似老妇人讲话。以《吊金龟》、《行路哭灵》、《徐母骂曹》、《遇皇后》、《打龙袍》、《滑油山》、《目莲救母》等戏最为拿手。
刘赶三,名宝山,天津人。开始时学须生,后来改学丑角,演戏灵活而泼辣。咸丰年间升平署招为供奉。所演的戏中以《群英会》最为著名,其他的还有《审头刺汤》、《请医》、《下河南》、《小猪告状》、《探亲家》等。
杨鸣玉,又名杨三,苏州人。开始时搭四喜班演昆丑,后来又学皮黄戏,会的戏很多,主角、配角都能担任。其中以《时迁盗甲》、《访鼠》、《荡糊船》等戏最为出色。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