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徽班进北京

徽剧,古时称为“徽调”、“二黄戏”,是安徽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
 
明代嘉靖年间,徽剧的先声——徽州腔在吸收了弋阳腔的基础上形成了。徽州腔增强了表现生活的能力,将寓意较深的曲词,解释、发挥成通俗易懂的“新体曲文”。到了明代万历年间,徽州腔又融入了民间的曲调和杂耍,蹬桌、翻梯、飞叉、滚打、跑圈等招式,幻术、火彩等特技都运用到剧中,形成徽剧的特殊风格。明末清初,西秦腔等声腔又融入徽剧中,形成了徽调的主要唱腔——吹腔拨子,后来又发展为二黄腔。清代乾隆年间,徽剧著名艺人高朗亭把徽剧带到扬州,扬州的剧种十分丰富,徽剧在这里吸收了各剧种的长处,而且还受到昆曲的影响,开始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了唱、念、做、打并重的剧种,开始在全国流行开来。
 
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八十寿诞,当时在南方很受欢迎的由高朗亭率领的徽班——“三庆班”被召入北京为皇帝祝寿。三庆班在北京进行了演出之后,由于剧目丰富、声腔通俗易懂,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后来,“四喜”、“春台”、“和春”三个徽班也陆续进入北京,被人们称为“四大徽班”,这就是中国戏剧史上著名的“四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进入北京,使得在京城盛行多年的昆曲日益消衰,徽调又与后来传入北京的汉调相结合,融入了一些地方俗曲的腔调和北京语音,形成了现在的“京剧”。
 
早期,三庆班以程长庚、徐小香、卢胜奎、杨月楼为主,多编排须生戏;四喜班以梅巧玲、时小福、杨朵仙等为主,大多编排旦角戏;春台班以俞菊笙为主,主要编排武生戏。和春班于嘉庆八年(1803)成立,又在道光十三年(1833)宣布解散,是四大徽班中成立最晚,延续时间也最短的一个。
 
四大徽班的剧目在当时主要可以分为“奸、盗、邪、淫”四大类。“奸”主要是指政治上争夺权势的官员们之间的钩心斗角的题材内容,如三庆班的《三国志》、《鼎盛春秋》等,都是表现“奸”的主题的;“盗”是指表现一切绿林人物及反抗统治阶级、进行起义的人物的题材;“邪”主要是指神话故事之类的题材,如春台班的代表作《混元盒》、《莲花塘》、《双包案》、《水帘洞》、《官得福》、《青石山》、《金山寺》、《攻潼关》、《雄黄阵》、《五花洞》、《百花山》、《蟠桃会》、《金钱豹》等,都是以表现“邪”为主要内容的;表现“淫”的作品主要是四喜班的代表作《五彩舆》、《德政芳》、《双铃记》、《双钉记》、《盘丝洞》、《十二红》、《雁门关》、《贵寿图》、《乘龙会》、《思志诚》、《戏目莲》、《胭脂判》、《香莲帕》等。
 
除了表现“奸、盗、邪、淫”四大类的主要代表作之外,还有三庆班的《法门寺》、《京遇缘》,四喜班的《施公案》、《五里碑》、《永庆升平》、《双心斗》等都是当时很有名的剧目,受到观众的欢迎。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