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为什么让和尚或道士取名

中国古代有让和尚或道士给婴儿取名的传统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古时候社会医疗水平低下,幼儿的存活率比较低,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一方面自己精心呵护;一方面则希望法力无边的神佛能够驱除妖魔,保佑孩子。于是他们将满月的幼儿送到寺庙道观,让和尚或道士取一个法名或道名,表示孩子已经皈依了佛道。
 
在民间这种风俗叫做寄名。现代文学大师鲁迅小时候就由父亲抱着拜绍兴城内长庆寺的龙祖和尚为师父,得到了一个“长庚”的法名。
 
寄名有一定的程序。一般要焚香祷告,有时将小儿的年庚装进红布口袋里,挂在佛橱上,这叫做“寄名袋”。师父则要送给孩子一些东西,比如衣、道衣、银锁、符篆,以保佑弟子平安无事。在《金瓶梅》里,西门庆的儿子得到道士送的一副银项圈和黄线符,这是寄名锁和寄名符。
 
父母让儿子拜和尚、道士为师父,给他取法名或道名,并不是让他真的当和尚或者当道士,只是想借神佛仙道的保佑来避灾避难,所以到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要“还俗”。“还俗”也有一定的仪式。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备上一份礼物到寺庙、道观里,让小孩穿上僧衣,然后师父故意责骂他又懒又笨,将他逐出山门。小孩则跳过代表佛门的一条板凳,直接跑回家里。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