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和中国人的姓名趣谈
中国早在5000年前的三皇五帝之前就有了姓。“姓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词,但在那时候,“姓”和“氏”有明显的区别。(见上一条目)
随着氏族社会的解体和国家制度的定型,原始氏族逐渐分化,然后又分散到各地,他们之间的关系也逐渐疏远了,于是每一个分支另起一个名称,这就是“氏”。早期大多以部族的图腾为氏,出现了以受封的国名为氏,以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以官职为氏,以所处的地方为氏的习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氏不断地变更,一个人也可能有多个氏。“氏”越来越多,“氏”与“姓”的区别实质上也越来越不明显。比如战国时期的商鞅,由于他是卫国公室的子孙,所以他的氏又有卫、公孙,后人又称他为卫鞅、公孙鞅。司马迁作《史记》时,干脆把“姓”、“氏”混为一谈。
据说,中国曾经使用过的姓氏高达22000个,但常见不过几百个,《百家姓》之外的“姓”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见到。据统计,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这三大姓氏的总人口数是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
中国的姓氏来源也多种多样: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国为姓氏,如赵、西门、郑、苏;以先人名或字为姓,如皇甫、高、刁、公、施;以兄弟行次顺序为姓,如伯、仲、叔、季;以职官名称为姓,如史、仓、库、司徒、司寇、太史;以职业技艺为姓,如巫、屠、优、卜;以祖上谥号为姓,如戴、召;以古代少数民族借用汉字单字为姓,如拓跋氏改为元氏、叱卢氏改为祝;因赐姓改姓,如唐朝皇帝赐给立有大功的大臣们以李姓;因避讳改姓,如汉文帝名刘恒,恒姓因避讳改为常姓;因逃避仇杀改姓,如孔子的学生端木子贡后代避仇改沐姓。
搞清了“姓”与“氏”的分别与姓氏来源,还不代表搞清了中国人的姓名内涵。“名字”中的“名”与“字”也是大有分别的。春秋时期,有个人叫叔梁纥,他是孔子的父亲。他不姓叔,也不姓叔梁,而是姓孔名纥字叔梁。把字放在名之前,略去姓氏,是当时一种称呼法。从周代开始,初生之子就由父亲或祖父命名,男子20岁称冠年,进入成年阶段,父亲或祖父就得给他取字。后来直到新中国成立前,提到别人姓名时一般称姓和字,以示尊重,而“名”是不能随便叫的。常言道“尊姓大名”,可见古人对“名”的重视。但也有“名”与“字”相同的,如郭子仪字子仪,不过这只是一时的风尚。
古人命名当然喜欢美名,但历史记载中却有丑名、恶名,例如:鲁子恶、卫司马狗、公孙丑等。或者表示谦虚,或者如现在人们还用猫、狗、兔之类的字作小名,寓有希望自己的孩子容易长大之意。
“姓氏”、“名字”之外,中国的古人还有“号”、“别号”。“号”是自己取的,随心所欲;“号”若不止一个,多余的就是“别号”。不过“号”与“别号”分别不明显。“号”本来是为避称自己姓名而起的,后来成了表现自己的时尚,如李白自号青莲居士,苏轼自号东坡居士。
“姓氏”、“名字”与“号”、“别号”的这些麻烦到现在都不成问题了,但中国人现在对取名的讲究还是没有放低要求,有大名、小名,还有乳名、诨名等。“晓强”、“毛毛”、“大头”很可能就是一个人的多个名称。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