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的舶来 19世纪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迫切需要社会变革,具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知识分子急切地寻求有助于社会变革的新的文艺武器,于是,在20世纪初,西方戏剧形式的舞台表演在上海出现了。这种以对话为主要手段的舞台剧在当时被称为新剧,后又统称文明戏。李叔同、欧阳予倩等人创办的春柳社于1907年春在东京演出了法国小仲马的名剧《茶花女》的第三幕,演出“全部用的是口语对话,没有朗诵,没有加唱,还设有独白、旁白”。不久他们又演出了根据斯托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的话剧《黑奴吁天录》,在内容上很有现实性,采用分幕方法,以及对话的动作演绎故事的特点,有接近生活...
话剧的发展和成熟 20世纪30年代,是中国历史饱经忧患的年代,民族和阶级矛盾激化,使这一时期的中国话剧转向对现实主义的侧重,一扫以往的浪漫、感伤的基调,而转向悲愤、抗争,主动地承担起唤起民众、拯救国家的重任,找到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话剧同中国社会的、人民大众的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借鉴西方话剧的同时,更以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对这一外来艺术形式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使之成为为中国现实所需要、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戏剧品种,涌现了曹禺、夏衍等一批杰出的剧作家和优秀剧作。曹禺的《雷雨》、《日出》和《原野》等作品思想内涵深刻、艺术技巧纯熟,被认为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