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和曹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汉魏时期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从小就机警有智谋,20岁开始任官。黄巾起义爆发后,参与镇压起义军,壮大了势力。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建安五年(200)在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拜丞相,率兵南下讨伐荆州,在赤壁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形成三国鼎立的局势。建安十八年(213)封魏公,建安二十一年(216)进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在洛阳病逝。曹丕称帝后,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上。他的诗都是乐府诗体,大概分为两类:一类记述时事,一类抒写理想。与时事有关的作品有《薤露行》、《蒿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等。《薤露行》、《蒿里行》用简练的语言反映了建安初年军阀之间的争斗和混战,被誉为“汉末实录,真史诗也”(钟惺《古诗归》)。《蒿里行》中的“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以同情的笔调写出了人民在战乱中遭受的深重苦难。《苦寒行》和《步出夏门行》都是行军途中所作,前一首描写冬日太行山区的酷寒、荒芜、险峻,形象生动;《步出夏门行》共四首,其中《观沧海》和《龟虽寿》最有名。《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衬托出诗人的宽广胸怀。《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对人生和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诗人进取精神的真实写照。这两首也可以归入表述理想的诗歌类型。曹操以抒写理想为主的诗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前两篇写诗人的政治理想。《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写出了曹操求贤若渴,希望成就大业的心情。
 
曹操的诗格调慷慨悲凉,朴实无华、不尚藻饰,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先河,影响深远。他的散文也平易自如、简练质朴,在当时独树一帜。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所起的建设性作用,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中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曹植(192~232),字子建,人称陈思王。三国时魏诗人,曹操之子。曹植自幼聪颖,十多岁时就背诵了十几万字的诗文辞赋,出口成章下笔有神,深得曹操宠爱。曹操去世后,曹丕继位,处处限制和打击曹植,迫使他屡次迁徙,并且终身不得志。
 
诗歌是曹植文学创作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的作品主要表现悠游自在的贵公子生活,描写游乐宴饮,内容比较虚泛,如《斗鸡》、《公宴》、《侍太子坐》等。也有一些作品表达了生于乱世的感受,如《泰山梁甫行》,描写了滨海地区人民的困苦生活,“剧哉边海民,寄身于野草。妻子像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些朴素而真实的描写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此外,《白马篇》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抱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风格雄健刚劲,是历来传诵的名篇。曹丕继位后,曹植处处受打击,心情极其悲愤哀怨,这种情绪在他后期的诗作中时有流露,主要有《野田黄雀行》、《赠白马王彪》、《七哀诗》、《七步诗》、《怨歌行》等。《七步诗》传说是曹丕命曹植在七步之内必须作出一首诗,否则将给予惩罚。曹植借此抒发了对手足相残的愤怒和无奈:“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赠白马王彪》是一篇力作,是写给和自己处境相似的曹彪的赠别诗,诗中隐讳地斥责曹丕的作为,并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的慷慨诗句安慰曹彪,既表达了深沉的悲痛,又不流于绝望,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尤其是对五言诗的发展贡献很大。先前的汉乐府大多是以叙事为主,《古诗十九首》则是抒情占主要地位。曹植的作品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还善于运用和创新民歌的比兴手法,在语言的提炼和修饰上也远远胜出前代的作品。他的诗一方面感情真挚强烈,笔力雄健,体现了建安风骨;另一方面又呈现出丰润多姿,文采斐然的面貌,他因此被视为五言诗的一代宗匠。
 
除了诗歌,曹植在辞赋方面的创作也极其出色。最著名的当属《洛神赋》。《洛神赋》刻画了一位美丽多情的仙子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她的爱慕以及因神人有别而无法相守的惆怅,笔法细腻生动。曹植的散文,包括颂赞、铭诔、碑文、哀辞、章表、序、论、杂说等,体裁众多,风格各异,其中也不乏名篇。可以说,曹植是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钟嵘说他“粲溢今古,卓尔不群”(《诗品》)是恰如其分的。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