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径行印刷的技术。具体来说,首先是请书法很好的人把要雕刻的文字、图像写在纸上,再把该纸反贴于版上,轻轻平按,使纸上内容移到木板上,接着在版上依字样或图样进行雕刻;其次,印刷时在版面上刷上油墨,然后在版面上覆盖纸张,用干净的刷子均匀地刷过,使印版上的图文清晰地转印到纸张上。雕版印刷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
雕版印刷的“雕版”,有时叫做“镂版”、“刻版”、“刊版”、“墨版”、“椠版”、“梓版”等,有时也称为“付椠”、“付梓”或“梓行”、“刊行”等。雕版印刷所用的雕版材料主要是选用纹理较细的木材,如枣木、梨木、梓木、黄杨木等。至于选用哪一种木材做雕版,一般是要根据印刷品的精细程度,再选用硬度不同的木材。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年代尚未确知,学术界一般将其开始定于7世纪间。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唐初,玄奘曾用回锋纸印普贤像,施给僧尼信众。1966年在韩国发现雕版《大陀罗尼经》,刻印于704~751年之间,为目前所知的最早的雕版刻本。现收藏在英国伦敦博物馆的唐咸通九年(868)的《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此件由7张纸粘成一卷,全长488厘米,每张纸高76.3厘米,阔30.5厘米,卷首刻印佛像,下面刻有全部经文。这卷印品雕刻精美,刀法纯熟,图文浑朴凝重,印刷的墨色也浓厚匀称,清晰鲜明,刊刻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
雕版印刷的使用到了9世纪时已相当普遍。唐五代是我国雕版印刷的兴起时期,自后唐明宗长兴三年(932)起,到后周广顺三年(953),前后22年刻印了九经、《五经文字》《九经字样》各二部,计130册。宋代雕版印刷更加发达,技术臻于完善,尤以浙江的杭州、福建的建阳、四川的成都刻印质量为高。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张徒信在成都雕刊全部《大藏经》,费时22年,计1076部,5048卷,雕版达13万块之多,是早期印刷史上最大的一部书。元、明、清三代从事刻书的不仅有各级官府,还有书院、书坊和私人。所刻书籍,遍及经、史、子、集四部。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