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身方术

导引
 
“导引”是古代用来保健与治病的一种方法,具体内容包括后代所说的气功和体育疗法两种形式,是我国传统的卫生保健、祛病延年的体育项目。它主要由肢体运动配合呼吸控制及按摩等组成,所以又叫做导引行气术。
 
导引有着非常悠久古老的历史。据传说,在久远的“阴康氏”时代,洪水连年,泛滥成灾,人们长期生活在潮湿寒冷的环境中,得了关节凝滞、肢体肿胀等疾病。阴康氏就编制出一套治疗这种疾病的舞蹈,这就是最早的导引操。
 
到了殷周时代,随着生活的相对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产生了“长寿”的思想和愿望。
 
据《尚书》记载,当时人们认为有五件幸福的事,第一件就是“寿”。《诗经》中也出现了许多祝福人们健康长寿的诗句,如“使君寿考”、“万寿无疆”等。
 
为了增进健康,祛病延年,古代人十分注意总结有关卫生保健方面的成功经验。在我国最古老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了“食饮有节,起居有常”的卫生知识。到了战国时代,古代养生保健思想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吕氏春秋》一书中,就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来说明运动的重要性。
 
也正是在这些运动养生观念的正确引导下,人们创造出了导引术。
 
“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庄子的这一段话,表明所谓的导引术,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前者是锻炼内脏器官的呼吸吐纳,后者是模仿各种动物形态的肢体运动,这也是最早的仿生学。它们的核心是突出一个“动”字。就是肢体的动作常常模仿某些动物的形象,如汉代人们所创造的“六禽戏”。古人发现某些动物的寿命很长,认为模仿这些动物,便可以长寿。东汉末年华佗“五禽戏”的问世,标志着导引术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服气
 
“行气”(也叫做“服气”、“调气”,今称“气功”),是指吸纳大自然中的清新之气,以求延年益寿的方法,又叫做“食气”,它是一种主要以采集日精月华、松涛流泉等自然精气,来更替体内浊气为主的呼吸吐纳运动。
 
服气的历史非常悠久,自春秋战国时代始,在诸子百家尤其是道家思想的直接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一种统一的形神一体思想及运动与静养相结合的养生思想。古人发现某些动物的寿命很长,认为模仿这些动物,便可以长寿。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传说:有人在很小的时候,曾经拿了一个乌龟来垫床腿,几十年之后,这个人死了,他的家里人来抬床时,发现这只几十年不吃不喝的乌龟还活着。古人认为乌龟不死,是因为它的头一伸一缩在“食气”,于是创造了导引行气术。古人认为只要“食气”,就不但可以“辟谷”——不食人间烟火,而且还能长生。
 
按《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露”;《庄子·逍遥游》有:“御六气之辩”;《抱朴子·释滞》有:“仙人服六气”。这些都是服气之法。《庄子·逍遥游》还载有神人“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三国志·华佗传》则有“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这就是辟谷。所有这些,都被道教内丹学说所吸收,成为积精累气的重要方法。
 
以后随着道教的发展,内丹学逐步发达、完善,大大促进了气功学的发展,成为中国传统养生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