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御

“射”指射箭,“御”指驾车,是古代十分受重视的两种技术。
 
夏商时期的学校非常重视习射教育,到了西周,更是把“射”、“御”列为学生的必修课。贵族奴隶主的子弟,13岁“学乐、诵诗、舞勺”,15岁“舞象、学射御”。射御既是军事技术的训练,也是体力的锻炼。
 
西周时期的射箭比赛,就是一种运动竞赛,比赛时有发令员、记数员、记分员、拾箭员等,有一定的方法和严格的规则,并通过比赛进行道德品质和意志的培养,与近代的运动竞赛相似。当时的射箭,教授五种技术,称为“五射”,即:白矢、参连、判注、襄尺、井仪。
 
“白矢”指的是射穿箭靶;“参连”指的是连续射箭的方法;“判注”意为水平射;“襄尺”是平时射箭的方法;“井仪”指的是四箭射穿箭靶,形如井字。
 
以上五种技术,其实就是射箭的全过程,包括持弓、开弓、瞄准、发矢,为后世的习射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西周时期,还把“礼”和“射”结合起来,从而出现了射礼。射礼因射箭具有严格的礼仪程序和等级规定而得名,分为大射礼和乡射礼两类,前者是天子、诸侯、卿大夫的射礼;后者是卿大夫、士、庶民的射礼。不同的射礼,所奏的乐不一样,设的箭靶也不一样,目的是为了“明君臣之义”和“长幼之序”。在射箭的时候,要求每个人的动作如进、退、周、还,都要合乎周礼的规定。
 
“御”是驾驶战车的技能。
 
西周时期的战争,以战车作战为主,一国武力的大小,常以战车的多寡为标准,所以有“千乘之国”的说法。每辆战车用4匹马牵引,车上有甲士3人,1人在前驾车,后面左右各站1人,左边的是持弓箭的射手,是主要战斗员,也是一车的指挥员;右边的持矛击刺,并负责跳下车排除障碍。另有车甲士7人在车旁步行,以备替换车上的甲士。此外,每辆战车还附属有步兵数十人,随同作战。奴隶主阶级是军队的指挥者,也是军队的主力,因此,他们必须锻炼身体,掌握射御军事技术,他们的子弟在学校中也要受射御的训练,也就是军事体育。
 
当时传授的驾车技能叫做“五御”,也就是五种驾车的方法或礼节,即“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鸣和鸾”指的是“和”在轼上,“鸾”在衡上,马行车行,两相呼应,合于节奏。“逐水曲”指的是车傍水而行,道路蜿蜒曲折,能驾车逐水势之曲而不至于掉到水里去。“过君表”指的是驾车经过国君所在地时,御车向辕门直入,中而不偏,表示行礼致敬。“舞交衢”指的是御车于十字街道中,马的步度,车的旋转,彼此合拍,应于舞节。“逐禽左”指的是驾车田猎时,要能够把猎车驾御到禽兽的左侧,以便射杀。
 
这五种驾车控马的基本技术,是适应车战的需要,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易而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此外,古书中常讲到战车甲士的“超乘”技能,就是跳上战车的技能,所以,“御”实际上包括驾车技术、射箭本领、长矛技能和全副武装跳下和跳上战车的技能,对身体运动能力的要求是很高的,学校中“御”的训练,必然包括有身体运动能力的训练。
 
射御除在学校训练外,还在田猎中实践。周代金文中刻记说,周王命王子静和一些贵族子弟与臣仆们在学宫学射箭,两个月后,他们又参加了在“大池”地方的田猎,更证实了《礼记》等书上关于贵族子弟学习射御的记载。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