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为什么叫“九天”?
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天,六为廓天,七为减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是传说中玉皇大帝居住的地方。后来,也用九天来形容极高极高的天空。如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李白《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古人还认为天上与地下是一样的,故把天也分为中央与八方,合起来称为“九天”。如《楚辞·天问》中:“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王逸的解释为:“九天:东方曰(一作昊)天、东南方阳天、南方赤天、西南方朱天、西方成天、西北方幽天、北方玄天、东北方变(变一作栾,一作鸾)天、中央钧天。”《吕氏春秋·有始览》中为:天有九野,谓中央与四方四隅: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方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方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方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方曰阳天。
“天有九重”的观念在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中也有体现,如北京天坛内专门供皇帝祭天用的建筑物“圜丘”,从栏杆到石块,都是以“九”代天的,砌的石块都以“九”为基数,它的圆心亭台先用九块石头围成,外面也都是用“九”的倍数砌的。
外面第一层三十六块,然后就是四十五、五十四,一直砌到九九八十一块为止,这就代表了最高处,即九重天。
“九天”是天的最高处,与此相对应,作为天之子的帝王所居住的宫禁之地也被称为“九天”,如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中就有:“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