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所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把一年365.25日的天数分成24段,分列在12个月中,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这就是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作“节气”,月中叫作“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
为了便于记忆,人们编出了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如《扬州慢》:“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因而,古人称夏至、冬至为至日。
二十四节气实际上是把太阳周年运动划分成24等份。按照中国古度一周天为365.25度,每一等份就是15度多一点。中国古人在很长一段时间认为太阳运动是均匀的,而且一天走一度,那么每一等份就相当于15天多。古人根据实际观测得出某年冬至发生的时刻,然后就从这个时刻开始累加,冬至累加15天多得到小雪,小雪累加15天多得到大雪,依此类推就可以得到全年的节气。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表示四季的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公历上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5月5日、8月7日和11月7日前后。
夏至、冬至——表示夏天、冬天到了。“至”是到的意思。夏至日、冬至日一般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和12月22日。
春分、秋分——表示昼夜长短相等。“分”是平分的意思。这两个节气一般在每年公历的3月20日和9月23日左右。
雨水——表示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公历每年的2月18日前后为雨水。
惊蛰——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为惊蛰。
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公历每年大约4月5日为清明。
谷雨——雨水增多,大大有利于谷类作物的生长。公历每年4月20日前后为谷雨。
小满——其含义是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大约每年公历5月21日这天为小满。
芒种——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夏种开始。每年的6月5日左右为芒种。
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还未达最热,大暑才是最热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它们分别处在每年公历的7月7日、7月23日和8月23日左右。
白露——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
寒露——气温更低,空气已结露水,渐有寒意。这一天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
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
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小雪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大雪则在12月7日左右。
小寒、大寒——天气进一步变冷,小寒还未达最冷,大寒为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分别为公历1月5日和1月20日左右。
二十四节气的缘起
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观察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15°为一节,每月一个“中气”和一个“节气”,全年分为十二个“中气”和十二个“节气”,以后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间接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处暑则是反映物候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的独特创造,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春秋时期已运用圭表测日影,定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有二分、二至、四立、雨水、惊蛰、小暑、白露、霜降等节气名称。到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始有二十四节气全名。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对世界气象与农耕的重要贡献,现正准备向联合国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