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杨柳青
年画,顾名思义是过春节的时候张贴的画,一般以一年为更换期。旧时人们张贴门神、年画、对联等以祈祷新年吉祥,驱邪纳祥,增添节日的欢乐喜庆气氛。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一个门类,广泛流行于民间。它历史源远流长,从最初只是被作为驱鬼避邪的符号,后来逐渐增加了吉祥如意、子孙满堂、多子多寿等新的题材,从而也就增加了为新年祈福的功能。年画有着显著的特点,其中的形象大都自然、质朴,表现手法也很简练,比较直观地表达出农民朴实的性格特征和美好愿望。画中运用纯度高的鲜艳色彩,装饰性和趣味性都很强。比较有名的年画有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它们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它因产地在天津市西南的杨柳青镇而得名,广泛流传于中国的北方。杨柳青木版年画创始于明朝崇祯年间,当时是以门神、灶王、天师为主要内容的单色木版画。明永乐十三年(1415),南运河开通,南方的宣纸、颜料等被运到这里,使杨柳青年画的材质更加丰富,制作者也因此有所增加。明万历年间又发明了套印,年画改用白纸,朱、绿、黄、黑等颜色进行套印,年画艺术也就初步形成了。清乾隆年间,出现了最早的画铺戴廉增、齐健隆两家,而且杨柳青周边的村庄也都从事年画的加工和手绘生产,使木版年画达到了鼎盛时期,杨柳青镇也因此而成为北方的生产年画的重镇。清道光年间,杨柳青年画逐渐开始走向衰落,但一直到民国时期,年画都还有人生产制作。
杨柳青木版年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继承了宋、元时期的绘画传统,又汲取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等的艺术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结合的方法,形成了活泼生动、吉祥喜庆的风格。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相互辉映,被称为“南桃北柳”。杨柳青木版年画的题材广泛,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故事、世俗风情、戏曲小说、娃娃仕女、山水花鸟等,还有一些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带有新闻性质的题材等,使得这些年画不仅具有艺术欣赏性,还有历史借鉴价值。在技法上力求达到绘画的效果,刻画精细,着色也鲜艳亮丽。
杨柳青木版年画不但本身具有鲜明的特色,它的制作工艺也具有与众不同的特点。它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程序大致为:创稿、分版、刻板、套印、彩绘、装裱。前期的工序与其他木版年画的基本相同,都是先用木版雕刻出画面的线纹,之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最后所采用的工序是工艺要求最高的人工彩绘,将版画的刀法和绘画的笔触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杨柳青年画的代表作品有康熙年间的《喜叫哥哥》、乾隆年间的《盗仙草》以及道光年间的《庄稼忙》等。广为流传的年画《连年有余》,画面上的娃娃童颜佛身,手拿莲花,怀抱鲤鱼,寓意鲜明,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年画中的经典作品。近人周汝昌曾为杨柳青木版年画作诗一首,评述道:“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
如今的杨柳青镇上,有画社、画坊等十几家,年产杨柳青精品木版年画1万多张,而且在运河岸边,天津市西青区有关部门还将建原安氏祠堂改建成杨柳青年画馆,收集历代珍藏的作品,向人们展示杨柳青年画的艺术成就。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