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泰顺廊桥究竟是“廊”还是“桥”?

所谓廊桥,就是一种加盖了顶、形成长廊形状的桥。泰顺地广人稀,村落分散,交通不便,从一个村落到另一个村落,人们往往需要走很长的路,经过好几座桥梁。于是,人们在桥上加盖了顶,有的还在桥上修建了几间房屋,这种建筑形式既能保护桥梁免受风吹日晒,又能供行人休息、暂住,这就形成了廊桥。因为廊桥看起来像一条蜈蚣的形状,所以又被当地人称为“蜈蚣桥”。泰顺廊桥的始建年代可追溯到唐代,现存廊桥则多为清代的作品,共有30座左右,有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三种形式。
 
廊桥中最长的一座名为仙居桥,长42.83米,宽5.30米。桥上修建了18间桥屋,屋顶铺设着鱼鳞一般的瓦片屋板,用来遮风挡雨,非常坚固。仙居桥也是泰顺跨径最大的木拱桥,其最大跨径达34.50米。由于设计科学合理,仙居桥成功地解决了木拱廊桥力学和建筑学上的诸多问题。泰顺最古老的一座廊桥是三条桥,据说清代道光年间重修此桥时发现过刻有“贞观”字样的瓦片,说明我国在初唐时期就掌握了建造廊桥的技术。
 
那么,泰顺廊桥究竟是“廊”还是“桥”呢?不管从建造方法、建筑结构还是建筑特点上来看,其主体和本质结构都是桥,而同时还起到“廊”的作用。这种建筑形式,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