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墓园为什么不叫“孔墓”而叫“孔林”?

孔林位于山东曲阜县城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专用墓地。它是我国规模最大、持续年代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葬群。那么,孔子的墓园被称为“林”,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据历史记载,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们把他葬在鲁城北的泗水之旁,只有墓室而没有坟冢,其实是相当简陋的。随着孔子地位的提高,墓地也不断得到增修和扩建。东汉末年,孔子的墓园就已经达到了一顷的范围。到了宋朝,孔子墓前修建了石雕、仪门等建筑,俨然有了大型墓园的规模。元、明、清三代,中央政府以及地方官员都对孔子墓地进行过大规模的增扩修葺。
 
孔氏家族墓园不称为“孔墓”而称“孔林”有三个原因。一是因为坟冢数量众多。自孔子葬于此地后,2400多年来,孔子后裔接冢而葬,今天孔林内坟冢已达10万余座,可以说是繁密如林。二是因为墓园内树木众多。据说,孔子去世后,为表示对他的怀念,弟子们纷纷从家乡带来树苗种植在孔子的墓侧。这些树苗大多存活了下来。有一株子贡亲手栽种的楷树在明代枯死,只存树桩,人们建亭保护,仍让它留存至今。历朝历代,来孔林瞻仰的人们也纷纷在这里种植树苗。这些树苗繁衍到今天,形成了一片蔚为壮观的绿色海洋。如今,孔林内共有各种树木10万余株,成了一座巨大的植物园,称它为“林”一点也夸张。三是因为历代石碑众多。在孔林郁郁苍苍的树林内,掩映着从汉代到近现代的各种石碑,包括许多历史名人和著名书法家的碑刻,堪称碑林,这也是孔子墓地得名“孔林”的一个原因。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