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将路费称作“盘缠”?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流行最久、最常见的货币,就是中间有孔的圆形铜钱。铜钱的主要成分是铜,它虽然样子像是现在的硬币,却基本上不分面值,而且铜钱的价值也较低,所以购买稍贵的东西,往往需要较大数量的铜钱,这样它的携带和点数都比较麻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人想了个办法,就是用一根绳子,通过铜板中间的孔,把钱穿成一串,每一串固定穿一千枚铜钱,这一串钱就叫作一贯或者一吊钱。这样大笔交易的时候就方便多了,比如需要五千枚铜钱的时候,直接数出五贯钱来就可以了。
出门的时候,人们肯定需要带上不少铜钱,这些钱背起来重,又需要好好保护,于是大家想出办法:将这一串串的铜钱盘起来缠在腰上,再藏进衣服里。这样随身携带着路费,心里既踏实,又比扛着钱省力。后来这又盘又缠的铜钱就被称作盘缠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