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

水族主要生息于黔桂交界的龙江、都柳江上游地带,贵州省黔南的三都水族自治县、荔波、独山、都匀等县市为主要居住区,黔东南的榕江、丹寨、雷山、从江、黎平等县为主要散居区,此外在广西北部的河池、南丹、环江、融水等县市以及云南省富源县也有水族村落分布。水族与周边的汉、苗、布依、侗、瑶、壮等民族友好相处,共建家园。
 
水族概况
 
水族自称“睢”,因发祥于睢水流域而得名,故民间有“饮睢水,成睢人”之说。对于水族的来源,民间和学术界出现殷人后裔说、百越(两广)源流说、江西迁来说、江南迁来说等说法,实际是针对水族发展史上某一时段或某一分支而论,都有一定的历史性与合理性。据《百越源流史》记载,大约在殷商之后,水家先民从中原往南迁徙,逐步融入百越族群之中,逐步形成了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为主流的、南北民族融合的二元结构形式。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古代居住着许多部落,史学界统称为“百越”。水族先民南迁之后可能融入百越的“骆越”支系中,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单一民族。因此,水族社会保留着殷商文化圈和百越族群的浓郁文化遗存。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
 
水族服饰
 
水族男子穿大襟无领蓝布衫,戴瓜皮小帽,老年人着长衫,头缠里布包头,脚裹绑腿。妇女穿青黑蓝色圆领立襟宽袖短衣,下着长裤,结布围腰,穿绣青布鞋。
 
水族女服多以水家布缝制,无领大襟半长衫或长衫。长衫过膝,一般不绣花边。而节日和婚嫁盛装与平时截然不同。婚礼服上装的肩部一圈,袖口及裤子膝弯处皆镶有刺绣花带,包头巾上也有色彩缤纷的图案。头戴银冠,颈戴银项圈。腕戴银手镯,胸佩银雅领,耳垂银耳环,脚穿绣花鞋。
 
水族舞蹈
 
水族的传统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斗角舞、芦笙舞。
 
铜鼓舞,水语叫“丢压”,是“跳铜鼓”的意思,多在节日、祭祀或丧葬时演出。铜鼓舞是一种男子集体舞蹈,参加人数不限,但须为偶数。
 
斗角舞,又叫“斗牛舞”,常在祭祀、节庆和丧葬时演出,其动作表现了水族人斗牛时的一些场面。这种舞有季节性,在开春时便停止,在稻秧拔节抽穗后又开始跳。
 
芦笙舞,水语称“是蹈”,多在祭祀、节庆和丧葬时演出。
 
水族民居
 
水族木楼一般分上、下两层。下层是整个上层房屋的承重部分,因此先修好基脚。根据木屋间架结构的性能,屋基只要求按地形用块石安稳柱脚即可,一般不要修整屋基平面。木楼为穿斗式结构,在柱与柱之间用穿枋组成网络。
 
水族象征图案:双鱼托葫芦
 
传说在洪荒时代,水族躲藏在葫芦里的兄妹俩得到了鱼的帮助,才幸免于难,其后代繁衍形成了水族,因此在水族的石刻中常有双鱼托葫芦的艺术造型。水族把象征人口繁殖的葫芦和生活紧密相关的鱼巧妙地连在一起,组成美好的装饰石雕图案,又蕴含了很深的民俗意趣。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