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门寺出土文物看唐代人如何煎茶?
我国饮茶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时代,后经魏晋南北朝逐渐发展兴盛。但是此时的饮茶方式多种多样,且制茶的技术也不甚成熟。直到我们所熟知的陆羽撰写《茶经》时,制茶、饮茶才形成了统一的规范,并且迅速风行全国。
《茶经》中所记载的饮茶方式被称作“煎茶”法。在法门寺地宫中出土了一整套唐代煎茶的器具,主要包括:茶笼、茶碾、茶罗、茶末盒、盐台等。这些器具与《茶经》所记载基本相同,大致可以复原“煎茶”的全过程。当时的茶被制作成饼形,用纸包裹好放在茶笼中贮存。饮用前先将茶饼用茶碾碾碎成细米颗粒,并且用茶罗筛选。筛好的茶末可先放到茶末盒中等待煎煮。煎煮用茶釜,当釜中的水煮沸后便将茶末放入,依据个人喜好还可以适当放入盐调味。煎煮完毕后,将釜中的茶汤倒入盏中饮用。
到了唐末五代时,又出现了被称为“点茶”的饮茶法。点茶法与煎茶法最大的不同在于:茶末并不放入釜中煎煮,而是直接放入茶盏中用汤瓶中的沸水冲点,冲点时还要用茶筅不停地搅动。这两种饮茶法最终都是要将盏中的汤汁、茶末全部饮尽,所以茶末的加工越来越细。《茶经》中只说茶末需碾成细米颗粒,但到了宋代,竟使用细磨将茶磨成细粉状。
我们今天的泡茶法在元代时开始出现,明代逐渐流行。随着泡茶的兴起,此前使用的茶碾、茶磨、茶罗等茶具不再使用,而易于衬托茶色的白瓷器和能够提升茶香的紫砂茶具则广泛地流行开来。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