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食俗
清明前一日(一说前二日)为寒食节。在这个节日里有吃“寒具”的风俗。
寒具,历代叫法不一。《齐民要术》中称“细环饼”,《本草纲目》中又叫“捻头”。从文献记载的制法来看,就是馓子、麻花一类的食品。这类食品不仅存放时间较长,适宜冷食,而且具有油香酥脆的特点。《齐民要术》里称赞它“入口即碎,脆如凌雪”。它的确是寒食禁火之日的绝妙食品。随着岁月的推移,馓子、麻花一类食品已经越出节食食品的范围,发展为四季皆宜的面点。
醴酪是一种以麦芽糖调制的杏仁麦粥。一直到隋唐时,都还是寒食节的主要食品。
《荆楚岁时记》记载:“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邺中记》也说:“寒食三日作醴酪。”
宋朝的清明节,除了街市上所卖的稠饧、麦糕、乳酪、乳饼等现成的食品之外,家中也自制一种燕子形的面食,称为“枣锢飞燕”,据说是从前用来祭拜介子推的祭品。明朝人还会留下一部分的枣锢飞燕,到了立夏,用油煎给家中的孩童吃,据说吃了以后不得蛀牙。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精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郎瑛的《七修类稿》卷四十三就提到寒食节时吃的“青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热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这些清明节的节食都有一共同特色,就是皆可冷食。顾禄的《清嘉录》卷三按语中说:“今俗用青团,红藕,皆可冷食。犹循禁火遗。”潘荣陛的《帝京岁时纪胜》中所记的“寒食佳品”有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也都是凉拌菜。就连后来在闽粤流行的清明节薄饼也都是以冷食为原则。由此可以看出,即使寒食的习俗已经势微,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历久不衰。
清代,清明节的饮食,也基本上反映了唐宋以来清明节寒食的传统特点。同时,这一时期的人们也并不完全拘泥于寒食,而是也要热食一些应季食物。
如东北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在清明节前多备一些面饼等凉的熟食品,以待清明节时寒食之用。苏杭等地则盛行清明节吃青团和红藕两种冷食的习俗。四川成都一带,人们习惯用米粉做成团,用线串起来,在清明这天拿到欢喜庵前来卖,称之为“欢喜团”。有诗赞曰:“欢喜庵前欢喜团,村郊买食百忧宽。”可见,它是如何受人欢迎和怀恋。北京的寒食佳品,除了香椿芽拌面筋,嫩柳叶拌豆腐等,还有人采集天坛附近的一种龙须菜,洗净后生吃。这些食品,既有浓浓的时令特点,又有节日寒食的古朴气氛,所以十分受人喜爱。史料记载,当时人对这些冷菜,大都称许有加,赞不绝口。
寒食之外,南北各地的人们还要热食一些应季的鲜活食品。据清代苏杭名士徐达源《吴门竹枝词》说:“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祭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烹鲜。”可见,此时的苏州人早已突破了旧时寒食禁火的局限,吃起了热火烧制的春暖上市鲜竹笋和活鱼来了。北方的节日餐桌,也同样不甘往昔的冷清,小葱炒面条鱼、芦笋脍鳝花等热食,都已成为富裕人家的节日佳肴。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