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

端午依托夏至时间节点,传承着古老的年节习俗,在汉魏六朝时融汇南北民众对五月的时间感受,并接纳了屈原沉江的传说,发展为一个全民性的民族大节日。正是由于社会上下层民众对端午节俗的共同重视,才保证了她传承千年的生命活力。
 
端午起源
 
端午作为五月五日的节名,始于魏晋时期。晋人周处在《风土记》中有如下记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端,始也,谓五月初五日也。”端午本是仲夏月的第一个午日,即夏历的午月午日,后人们用数字记时体制取代干支记时体制,以重五取代重午,但仍保持着端午之名。
 
端午节唐代以前“端五”、“端午”混称;唐玄宗李隆基生于八月初五,为避讳,以后便正式将“端五”改为“端午”。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颇多。现代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起源于吴越地区的龙图腾崇拜。西汉《大戴礼记》有五月五日浴兰汤,即以兰草汤沐浴的记载,可见端午节的某些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有了。叙述周穆王驾八骏西游故事的《穆天子传》,也早已有了关于龙舟的记载。东汉邯郸淳的《曹娥碑》,称五月五日是春秋吴国伍子胥遇难日,伍子胥死后变成涛神,民间于是有了驾舟竟渡迎涛神的习俗。此外,东汉蔡邕《琴操》和晋代陆《邺中记》称端午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代虞预《会稽典录》称端午是为纪念浙江上虞少女曹娥。流传影响最广的,认为端午起源于纪念屈原,最早的记载可见南朝时梁朝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和南朝时梁朝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实际上是后人附会于端午节的一则优美传说,但这也反映了我国历代人民对于屈原的无限热爱和怀念。
 
屈原吴均在《续齐谐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据《史记》记载,屈原当时是楚国的大臣,他很有才华,得到了楚怀王的器重,但是也因此引起了同僚中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的嫉妒,他们在楚怀王以及后来的继位者顷襄王面前诽谤屈原。昏庸的楚怀王逐渐疏远屈原,最后受到奸臣的离间将屈原放逐。屈原悲愤满腔,落拓于江湖,最终在写下了绝笔《怀沙》后,怀抱大石投入汨罗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楚国也在屈原死后的数十年被秦国所灭。
 
屈原的自尽震惊了楚国,百姓们非常悲伤,纷纷前往江边凭吊屈原。渔夫们竞赛似的来回在江上打捞屈原的尸体,这就是以后赛龙舟的风俗的由来。有一位渔夫还拿出准备好的粽子、鸡蛋往江中丢去,这些都是给鱼虾吃的,鱼虾吃饱后就不会去咬噬屈原的尸体,吃粽子的习俗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还有一位老医师向江中倒入一坛雄黄酒,想要迷晕蛟龙,不让蛟龙伤害屈原。传说没过多久,水面上果真浮起一只晕了的蛟龙,龙须上面还挑着一片屈原的衣襟。人们愤怒了,大家把蛟龙拉上岸,抽其筋,还把龙筋缠绕在小孩的手上和脖子上。
 
屈原祠古代迷信称农历五月为恶月、五月五日为恶日。所以端午节又有佩香袋、缠五色丝、挂蒲剑、饮雄黄酒、带老虎肚兜等风俗。届时,姑娘们多在衣襟上佩挂五色香袋、香袋里装的是雄黄、苍术、甘松、白芷、细辛、丁香和香草等配成的香料粉,可以驱虫排毒。据《荆楚岁时记》载,用青、黄、赤、白、黑五色丝线,系于臂上或挂在胸前,可“令人不病瘟”,《后汉书·礼仪志》上说可“以止恶气”。端午时,人们还将菖蒲采来剪成宝剑形,挂在屋檐下,将艾草挂在门楣上,据说这样可禳毒气,鬼也不敢进门了。有些地方还以芸豆荷包和五彩丝络成的小粽子、蒜头挂在儿童胸前,大人饮雄黄酒,在屋角洒雄黄水,并将其水涂抹在儿童面颊上,或用菖蒲、艾草煮水,用来沐浴,这些都是为了消毒杀菌、防疫去病、驱除毒虫、保人安康。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