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风俗:放风筝

风筝,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发明。最早的风筝是用木头做的,叫“木鸢”。放风筝据《韩非子》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00年,思想家墨子就曾做过“木鸢”。墨子早年做过木匠,传说赫赫有名的木匠祖师鲁班就是他的学生。《墨子·鲁问篇》有这样的记载:“公输子(即公输般,亦即鲁班)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就是说鲁班用竹木做放风筝成的鸟,乘风飞上天空,能三天不降落。《淮南子·齐俗》也记载:“鲁班墨子,以木为鸢而飞之。”墨子和鲁班制作的“木鸢”,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
 
楚汉相争垓下决战时,韩信令工匠赶制了一只大风筝,让一身轻之人坐于其上,入夜来到楚营上空,唱起了凄凉婉转的楚歌。长年征战,远离家乡,此时又身陷重围的楚军,听到凄婉的楚歌,不禁应声唱和,黯然神伤,四面楚歌唱散了军心,最后楚军一败涂地,一代霸王项羽也自刎乌江,留下一段千古憾事。
 
大约在西汉时期,木鸢改用竹子和丝绸来制作,后又改用纸张。于是,“木鸢”也就改名叫了“纸鸢”。纸鸢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风鸢、纸鹞、风鹞、风禽、鹞子,等等。现在我国南方还有许多地方把风筝称为“鹞子”。
 
纸鸢最初常常被用做军事工具。据高承所著《事物纪原》记载,公元190年,汉将韩信攻敌城时,便用纸鸢测定距离。梁武帝时,侯景围攻台城,有人做纸鸢携带文书放出告急。
 
到唐代,国泰民安,各种民间游艺有了很大的发展,纸鸢也就更多地用于娱乐。纸鸢是在什么时候改名为放风筝“风筝”的呢?据明代陈沂在《询刍录》里说:五代时李邮在宫中做纸鸢玩耍,他在纸鸢头上安了个竹笛,风吹竹笛,声如筝鸣,所以叫“风筝”。其实,早在南北朝时梁朝的《高祖记》和唐代的《田悦传》等古籍中,“风筝”这个词就屡屡出现。唐代高骄曾做《风筝》诗:
 
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这首诗不但描写了当时人们在夜间放风筝的兴致,而且表明当时风筝上已装有琴弦。
 
宋代时,民间游戏风筝逐渐风行,已有专营风筝的买卖人出现。明清之际,是风筝的鼎盛时期。相传明代著名剧作家梁辰渔善扎风筝,尤其以扎制凤凰风筝闻名于世。有一次他用彩绸扎的凤凰风筝送上天空后,有百十只不同种类的鸟雀围绕翻飞,如百鸟朝凤。
 
到了清代,放风筝更为盛行,每年清明前后,不少老翁和儿童以竞放风筝为乐。曹雪芹写的《南鹞北鸢考工记》,记载了十几种风筝的扎、糊、绘、放的工艺,该书让后来的风筝制作者大开眼界。
 
风筝的妙处在于既能在近处观赏,又能放到空中在远处赏玩。近处看画面彩绘,远处观形象造型,画面和骨架密切配合,形象逼真,趣味盎然。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