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风俗:春游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探春、寻春。古时以农历三月三日为踏青节。是日,人们纷纷出城采蓬叶,备牲醴纸爆竹,为土地神庆寿行祭礼。后来,由于清明扫墓,正值春光明媚,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灿烂芬芳。扫墓者往往“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圃,列坐尽醉”,由单纯的祭祀活动演化为同时游春访胜的踏青。
 
采青清明时节的户外运动其原始的意义在于顺应时气,是月生气方盛,阳气发泄,万物萌生,人们以主动的姿态顺应、进而促进时气的流行。踏青、秋千、拔河、放风筝、斗蛋等大都是有助于阳气发散的活动。当代山东仍有这种古俗的传承,清明儿童在村外踏青时,有的用柳条做成口哨吹,有的仰脸大口呼气,以泄内火。
 
清焦秉贞仕女图清明踏青,最早的源头应是古之游春习俗。《论语,先进》中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谈论志向的一段对话。当孔子问到曾皙的志向时,曾皙回答:“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曾皙的话,说明上古之民早就有季春三月野浴、踏青的愿望和习俗。后来的清明踏青,应该说是发源于上古而又继承古上巳节祓禊遗风的结果。
 
隋代展子虔游春图西汉时,武帝在清明赐宴群臣于曲江,倾都人士于江头置亭游赏。唐朝至清明节,长安妇女郊野春游,遇名花便在草地上设下张张座位,并将红裙挂在树枝上,作为举行野餐的帷幔。踏青可陶冶人的情志,使人心旷神怡。提到踏青,人们自然会想到唐代诗人崔护清明日游城南庄之事。崔护清明游春到城南,因口渴而得村女之杯水。第二年清明,崔护又来城南庄,可那女子却因思念崔护而死,于是崔护写了《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今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堪当趣事。
 
宋代的时候,围绕扫墓、踏青形成大型的娱乐活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清明之娱乐时说:“四野如市,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各携枣锢、炊饼、黄胖、掉刀,名花异果,山亭戏具,鸭卵鸡刍,谓之‘门外土仪’。”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临安清明节俗时说:“宴于郊者,则就名园芳圃,奇花异木之处;宴于湖者,则彩舟画肪,款款撑驾,随处行乐。此日又有龙舟可观,都人不论贫富,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虽东京金明清陈枚清游图池未必如此之佳。”宋人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汴京汴河两岸的景物以及清明人们游乐的情景。画面人物多达五万五千人,牲畜五十多头,船二十多艘,车轿二十多乘,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各行各业集于游市,充分反映了清明日踏青娱乐的情景。
 
八达春游图明代的清明踏青,有些就是扫墓之后接着游春的。明人刘洞、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中说:“清明来到,是日签柳,游高梁桥,曰踏青。多四方客未归者,祭扫日感念出游。”
 
踏青习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插柳与戴柳。
 
戴柳插柳
 
插柳戴柳,是古时候清明节期间一项与踏青、扫墓相联系的风俗活动。插柳,或插于房檐,或插于轿乘,或插于儿童的衣襟;戴柳,或戴于妇女头上,或把柳枝做成圈戴于头上。有的地方,还有把柳芽掺人面中做饼吃的习俗。
 
插柳戴柳之俗可能与柳树的强大生命力有关。柳树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植物,随便插在哪里,随便插在什么地方,清焦秉贞仕女图它都能成活下来并生长得很快。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人们才觉得柳树有灵,再加上柳枝柔软便于插戴,所以形成插柳戴柳之俗。据唐代的段成式《酉阳杂俎》记载:“唐中宗三月三日,赐侍臣细柳圈,带之可免虿毒。”《唐书·李适传》也有“细柳圈辟病”的记载,有人据此认为戴柳始于唐代。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清明》中说:“至清明戴柳青,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子渭水之隅,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
 
唐代以后,插柳戴柳之风盛行。据《五代史·后周序》记载,江淮地方寒食日家家杨柳插门;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用面造枣锢飞燕(子推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榻”;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宋代周密的《武林旧事》也记载说:“清明前三日为寒食节,都城人家,皆插柳满檐,虽小坊幽曲,亦青青可爱,大家则加枣锢于柳上,然多取之湖堤。”明代的时候,插柳戴柳之风仍盛,明代刘侗、于奕正的《帝京物略·春场》记述了清明踏青,游人也要“簪柳”的风俗。
 
清代相沿了唐宋以来清明插柳、戴柳的遗风,直至民国。如《中华全国风俗志》中记载,浙江杭州一些地方,“清明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人家插柳满檐,青青可爱。男女亦咸戴之,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谚”;安徽一些地方“清明日,家家门插新柳,俗意谓可祛疫鬼。挂纸钱于墓树,谓之赆野鬼”;湖南一些地方清明日也是“各家门户,必插杨柳一枝”。
 
正因为清明节有插柳戴柳之俗,所以有些地方清明日有卖杨柳之俗。据清代顾禄的《清嘉录》记载,江苏吴地一带“清明日,满街叫卖杨柳,人家买之,插于门上。农人以插柳日晴雨占水旱,若雨主水。”谚语“檐前插柳青,农夫体望晴”,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吴地的“妇女结杨柳球戴鬓畔,云红颜不老”,也促进了卖杨柳之风。
 
清明节是春天的一个重要的游艺性节日,打秋千就是其中一项主要的游戏。秋千起源很早,南北朝时期即已盛行。
 
据古书记载秋千原来是春秋时北方一个古老部族山戎的发明,后来齐桓公北伐山戌时,带回了这种游戏,于是秋千便在我国中原地区逐渐流传开来。这是有关秋千来源的一种传统说法。
 
在云南拉祜族中,也流传着一种有关秋千起源的传说,颇具神话色彩。从前每逢过年,村村寨寨都要竖起木架,将猪吊起来宰杀。猪对自己的这种命运极为不满,心想:“为什么我就该被人吊起来,难道我就该杀吗?”它愤愤不平地跑到天神那里告状,要求每年也把人吊起来一次,让人也尝尝这种滋味。天神听了猪的诉说,觉得有理,便下令人类每年也必须照样把自己吊起来一次,以示惩罚。这下可把人难坏了,不吊吧,违抗天神旨意,罪更大;吊吧,人怎么能像猪一样呢?正在左右为难之际,忽然有个聪明人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能既不违反天神命令,又不失人的尊严。他在广场上竖起一个高高的木架,用两根绳索吊起一块木板,人可以站在上面,也可以坐在上面。天神派员来巡视,看到人已执行了自己的命令,便也不再追究了。从此,拉祜族便有了过年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在南北朝时传到了我国长江流域,成为每年寒食清明前后的一种游戏,从此相沿成俗。南朝梁人宗憬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清樊圻柳村渔乐图清游图坐立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到唐代,清明节前后荡秋千的风俗更为流行。唐玄宗李隆基是个出名的爱玩乐的皇帝,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年到寒食节,皇宫中都要竖起许多秋千架,让嫔妃宫女们尽情玩乐。宫女们身穿彩衣,随秋千凌空上下,宛若仙女从天而降。唐玄宗看得入迷,称之为“半仙之戏”。
 
清明节打秋千,主角主要是女孩子,秋千上的女孩仿佛手持彩练当空而舞的窈窕仙子,在空中留下一道道潇洒优美的弧线。秋千这个舞台使随风起舞的女孩成为众人瞩目的对象,成为一件魅力飞扬的艺术品。“红杏香中歌舞,绿杨影里秋千,东风十里丽人天,花压鬓云低。”女孩的天生丽质,就在众人的赞叹、艳羡、欣赏的目光中,像花儿一样灿烂开放。这生命初绽的美丽肯定会让所有在场的怀春男儿一见钟情,一朝惊艳,永世难忘,多少浪漫和哀艳的故事,就是在秋千架下结下的孽缘。
 
明代李祯在《剪灯余话·秋千会记》中就描写了一段秋千姻缘。元宣徽院使孛罗家住北京积水潭,屋后有杏园。每年春天,家中女眷就在杏园打秋千游戏,谓之“秋千会”。有一个叫拜住的公子骑马经过园外,听到墙内欢声笑语,探身张望,被一美艳女子吸引,窥望良久,后被看园的发现,仓皇而走。公子回家就犯了相思病,其母只好谴媒人到宣徽府求婚。宣徽倒也通情达理,命公子以秋千为题,《菩萨蛮》为调,赋词一阕。公子吟曰:“红绳画板柔荑指,东风燕子双飞起。夸俊与争高,更将裙系牢。……”宣徽赏识其才,遂将女儿许配给他。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