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相关诗词

唐代之前,寒食与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与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后来慢慢就只过清明节,相当于寒食清明一起过。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与其他写寒食清明的诗作有些不同,韩翃的这首诗明显地被赋予了些许政治色彩。寒食节那天的傍晚,蜡烛之火燃起的烟雾笼罩着宫殿,并四散开去,宫外却是一片漆黑,百姓的房屋埋在深深的暮色里。民间禁火,朝廷的权贵们却点起了蜡烛,作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对当时政治腐败的讽刺。
 
寒食日题杜鹃花
 
【唐】曹松
 
一朵又一朵,并开寒食时。
谁家不禁火,总在此花枝。
 
寒食节、清明节插柳枝、赏杜鹃,经常受到诗人歌咏。这首诗的意思就是杜鹃花怒放枝头,给禁火的清明节带来了“火焰”。
 
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
 
【唐】韦庄
 
满街杨柳绿丝烟,
画出清明二月天。
好是隔帘花树动,
女郎撩乱送秋千。
 
韦庄在此诗中用轻松明快的语言描绘陕西地区女子过清明节时荡秋千的趣景。语言清新典雅,格调婉曲优美,清爽怡人,令人回味。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的《清明》是现今流传最广的一首清明诗。首句描写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最精彩的则是“欲断魂”一句,凭吊之人那种悲伤的神情跃然纸上,让人看字见景。最后两句写想喝酒歇脚,向牧童问路,牧童只朝远方一指,诗便到这里终止,以此引发读者的无限联想,读罢意犹未尽。
 
闾门即事
 
【唐】张继
 
耕夫召募爱楼船,
春草青青万顷田。
试上吴门窥郡廓,
清明几处有新烟。
 
此诗精妙之句是“清明几处有新烟”。由于寒食禁火,清明后本应处处有新烟,但农民百姓们都被招募去了战场,田地荒芜,燃起烟火的也只有寥寥几家,景象十分凄清。特别是“试上”一词,把作者不敢窥望凄凉之景的心情生动地勾画了出来。
 
寒食野望吟
 
【唐】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
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
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
尽是生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
萧萧暮雨人归去。
 
作者在这首诗中凭借生动的描写来渲染氛围,野外随风而起的纸钱四处飘散,一座座古墓给人以肃杀之感,也让人顿生幽古之情。棠梨白杨本是风景所在,但在作者的眼里,却“尽是生死离别处”,道出了人生之无常。
 
宫词
 
【五代】花蕊夫人
 
寒食清明小殿旁,
彩楼双夹斗鸡场。
内人对御分明看,
先赌红罗被十床。
 
清明之际,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斗鸡场旁搭彩楼供人观看,在座的都是内宫的女眷们,场面热闹非凡,看客们还用10床被子当作赌注,玩兴极浓。
 
清明
 
【北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清明时节,桃李花开,但野外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作者由此联想到人生的意义。虽然人到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每个人的价值各不相同。自有那整天去墓地偷祭品还要在家吹嘘的可笑之人,也有守志不动摇抱树烧死的贤者名士。这首清明诗立意深刻,不仅仅是凭吊亡人,更是警醒活着的人。

江城子
 
【北宋】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是一首写于清明时节悼念亡妻的爱情诗。苏轼十九岁与王弗结婚,夫妻二人十分恩爱。后来王弗亡故,葬于家乡。妻故十年后,在密州做官的苏轼在清明时节梦见了亡妻,妻子仍在梳妆打扮,还似当年。二人相见都是说不出话来,唯有流泪,想妻子在阴间应是寂寞孤独的,跟自己一样。整首词字里行间的深情令人感动。
 
抛球乐
 
【北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平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绿野。占断五陵游,奏脆管、繁弦声和雅。
 
向名园深处,争泥画轮,竞羁宝马。取次罗列杯盘,就芳树、绿阴红影下。舞婆娑,歌宛转,仿佛莺娇燕姹。寸珠片玉,争似此、浓欢无价。任他美酒,十千一斗,饮竭仍解金貂贳。恣幕天席地,陶陶尽醉太平,且乐唐虞景化。须信艳阳天,看未足、已觉莺花谢。对绿蚁翠蛾,怎忍轻舍。
 
这首词中描写的是清明时分汴京的盛况。词以写景物为主,细雨、柳絮、芳草、杏花,处处美不胜收,四处都是游玩之人的欢声笑语。此时此刻的欢乐是金银珠宝所换不来的,只要尽情喝酒就行了,哪怕到了花谢的时候,也不愿舍弃这些春色。作者用整篇的笔墨营造出了欢乐热闹而又生机无限的春色氛围。
 
苏堤清明即事
 
【南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
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万株杨柳属流莺。
 
吴惟信,字仲孚,霅川(今浙江吴兴)人。南宋后期诗人。作品多以对景物的精致描述以抒情。
 
作者写游人清明时节游览西湖,朝而往暮而归,尽兴游玩一整天,到了晚上,郁郁葱葱的树林又成了莺雀的天下,足见景色秀丽非凡。整首诗写了清明郊游的乐趣。
 
寒食上冢
 
【南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
 
这首诗刻画了杨万里清明上坟祭奠时的感受,重点渲染上坟的路上那凄凉之景。孤零零的破屋,破败的危桥,都给人无依无助的感觉,所以“只愁余”。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