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为什么多数是四个字的?
成语绝大部分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诗经》的影响,《诗经》以四字句为主,开四字诗歌的先河,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等,这些诗句对后世诗歌在句式、节奏、词汇等方面的影响是巨大的,现在的许多成语就直接出自《诗经》,如“七月流火”“窈窕淑女”等。
二是来自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语言。他们的文章大多是有韵的散语,字数并不规整,但经过加工润色,也是以四字居多,二字成语已经处于从属地位。如《庄子》中有一句话:“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由此产生成语“白驹过隙”。
三是古代其他文学作品及文论中,其句式的重要结构就是四字句,许多富有哲理性的名句被经常运用,就成了成语,如“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这个名句,“黯然销魂”一词即由此而来。古诗词名句也衍生了很多成语,如“万紫千红总是春”产生出“万紫千红”成语。
四是四字在对偶韵律上占尽天机,在语义上足以包罗万象,在体积上又不显臃肿繁杂,如“前赴后继”“千山万水”等,所以人们喜欢使用,重复使用,传承不息就成了成语。
成语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组成成语的词,一般不能用其他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来替换,也不能前后颠倒。例如“不着四六”就不能改为“不着二三”“不着五七”。又如,“全神贯注地复习功课”,不能改成“全神地复习功课”或“贯注地复习功课”,更不能说成“贯注全神地复习功课”。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