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来的?
我国古代的历法,依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将全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其中有十二个“中”气,十二个“节”气,统名为二十四节气,又名二十四气。我国历法起源很早,甲古文中已有了“日至”的记载。“日至”就是以日影的长短来决定四季的长短变化,由此必须确定一个固定的地中。古人在多年观测的基础上,确定阳城(今河南登封的郜城镇,在夏代为都城,史书有“禹都阳城”的记载)是地中,后来的许多朝代都曾派天文官到这里来进行天文观测。现在登封的周公测景台,虽是唐人所建,但它保存了古代圭表测影的遗制。圭的设置和当地的子午线相重合,用以观测每天日中日影的长短变化,从而找出季节的变化,把表影最长的那天定为夏至(相当于每年公历6月22日前后,太阳到达黄道上最北的那一点,这天地球的北半球白天最长)。古人因冬天日影长而日在北,所以把冬至又叫“日北至”;夏季日影短而日在南,又把夏至日叫“日南至”。
把一年中日中日影最短的一天到下一年的这一天最短的周期(即地球绕太阳一周),或把一年中日中日影最长的一天到下一年的这一天的周期,定为一年,也就是从夏至到夏至,或从冬至到冬至是一年。在一年中,把一年的两个日影长短相等、昼夜长短相同的日子,分别定为春分和秋分。这就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阴阳出入》里所说的“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阴日损而随阳……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阳日损而随阴”。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就是一年的二至、二分。这样全年的节气就可以递推,二十四节气都可以定下来了。
二十四节气,是表明气候的变化和农业生产的季节。它是据“日躔”即太阳的周期而推定的,与月亮的圆缺无关。所以节气在西历中,日期有定,前后相差不过一二天,但在中历中往往有时相差二十八九天。节气的名称,所在的季节和西历月份是:春季:2月,立春(节气),雨水(中气);3月,惊蛰(节气),春分(中气);4月,清明(节气),谷雨(中气)。夏季:5月,立夏(节气),小满(中气);6月,芒种(节气),夏至(中气);7月,小暑(节气),大暑(中气)。秋季:8月,立秋(节气),处暑(中气);9月,白露(节气),秋分(中气);10月,寒露(节气),霜降(中气)。冬季:11月,立冬(节气),小雪(中气);12月,大雪(节气),冬至(中气);1月,小寒(节气),大寒(中气)。
其每月在西历的日期大体是:上半年6日、21日,下半年8日、23日。为了便于记忆,人们将二十四节气编成口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则反映了四季的开始。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