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文”字有多种含义。第一个含义,
 
即文献及文献上的知识。例如,“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篇第一》),指的就是文献,即书本上的学问。
 
孔子很重视古代文献。他是我国最早整理和传授古代文献的专家。当时的鲁国是西周文化的中心,保存有宗周的典籍和文物制度。孔子办学所用的课本,就是他从当时现存的各种文献材料中整理出来的。
 
“文”的第二种含义,是文采、有文采。古人以“文”和“质”对言。如,“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篇第六》)又如,“卫大夫)棘成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可见在孔子及其弟子眼中,“文”与“质”是统一的,作为君子,既不应“野”(粗野),也不应“史”(虚浮),而应“文质彬彬”,即文质兼备。否则,去掉文,就像去掉毛只剩下皮,虎豹与犬羊就难于分辨了。“文”与“质”都是美好的,也就是说礼乐修善的外在美和内在美统一起来,才是真正的君子。而美的标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雍也篇第六》)。孔子认为周礼是丰富多彩的,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篇第三》)孔子维护周代礼制,并企图采用历代制度加以补充。《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记载:“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他认为古代制度的根本是不能变动的,只能略施改进。“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可见孔子认为古今礼制是一致的,百世之后和百世之前,不会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产生出儒家的“古今一度”论(见《荀子·非相篇》)。
 
“文”的第三种含义,是指文辞。如,“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也。’”(《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所谓“史之阙文”,是指史书存疑的地方。
 
“文”的第四种含义是指文饰、涂饰,用为动词。如,“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智),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篇第十四》)孔子认为,有了鲁大夫臧孙纥的聪明和预见性、孟公绰的清心寡欲、鲁勇士卞庄子的勇敢、弟子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成就其文采,就可以成为全人了。又如,“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子张篇第十九》)
 
“文”的第五种含义是谥号。如:“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孔文子”是鲁大夫孔圉的谥号。
 
“文”的第六种含义,是指周文王。如,“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论语·子张篇第十九》)“文”指周文王,“武”指周武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