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须(子迟、樊迟)
本文所属分类:人物
樊须(公元前505年-?),姓樊,名须,字子迟,通称樊迟,少孔子三十六岁,齐国人。《论语》中提及五次。他有谋略,具有勇武精神。二十多岁就仕于季氏,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冉求率“左师”御敌,以他为车右,当时他才二十岁。鲁军不敢过沟迎战,他建议冉求带头出战,冉求采纳了他的建议,结果鲁军大获全胜。樊迟是个很好学的人,上进心强,从道德文章到劳动生产,他都想学习。他四次向孔子请教“仁”的学说,一见于《论语·雍也第六》:“樊迟)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二见于《论语·子路第十三》:“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另外一则见于《论语·颜渊第十二》,与上条同。
他还向孔子问“孝”、“知”、“崇德、修业、辩惑”(即请教怎样提高品德、提升学业、明辨是非)等。
有一次,他向孔子询问种庄稼和种菜的事,被孔子斥为没出息,这是孔子轻视生产劳动的表白,显然是不对的。实际上他亦是孔门弟子中的佼佼者之一。从他和孔子之间的问答来看,樊迟做事似乎偏向于急于求成。所以,当他向孔子问“仁”、“崇德”时,孔子告诉他:“仁者,先难而后获”;“先事后得”。孔子的回答不是针对问题本身,而是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对象给出针对性的回答。这是孔子对弟子经常采取的因材施教的做法。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