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原文】
 
19.17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①。必也亲丧乎!"
 
【注释】
 
①致:到了极点。这里指人的真情全部表露出来。
 
【翻译】
 
曾子说:“我听老师说过,人不会自动地充分表露感情,如果有,一定是在父母死亡的时候吧!”
 
【解读】
 
情感表达的环境因素

中庸》中有这样一句话:“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等情绪是人们在受到外界刺激时的正常反应,这些情绪人人都有。在未受到外界刺激时,人的内心是平静的、自然的,这是一种平衡状态。但是,人毕竟是各种情绪的集合体,在处理各种事情时,必然会受到外界的各种触动,这些触动会在心理上产生反应,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情绪变化,并通过表情、行为等反映出来。由此可见,内心受到激荡产生各种情绪,并将这种情绪抒发出来是很正常的一种行为,但是《论语》此篇却指出“人未有自致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们并不能自由抒发自己的情感。这是为什么呢?
 
感性和理性结合成了完整的人性,二者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通常情况下,人的各种情绪总是受到理性的约束。观察我们周围,完全情绪化的人很少,并没有谁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这并不是说大家的情绪没有波动,而是在很多情况下,情绪的表达受到了理性的抑制,理智占了上风。因而,人们通常的表现都是偏理性的而不是偏感性的,但是,理性并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占上风,情感的表达在受到理智约束的同时,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情绪化的一面就显现出来了。环境因素对人们情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抑制作用,另一方面则是推进作用。
 
一般情况下,环境因素对个人情绪抒发的抑制作用体现在下列几个方面:首先,社会是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复杂的,在这种种复杂之间,我们的顾虑也变得多起来。更多的时候,我们考虑的不是自己,而是他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其次,人的情绪有这很强的感染力,因而最好不要把个人的情绪带到公共场合去。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有情绪低落的时候,这些不良情绪一旦被带到公众场合,就会迅速地影响着其他人。所谓“一人向隅,举座不欢”。与其把个人情绪释放出来,还不如私下默默调整。再次,对情绪的抑制有时还出自我们对自身的保护。别人莫名其妙地受到不良情绪的影响,自然会产生不满。普通人尚无大碍,抱怨几句,脾气暴点儿可能就会挥拳相向。如果放在古代,对皇帝表达不满,恐怕不等你发泄完,脑袋就搬家了。出于对自身的保护,人们不再随便抒发自己的情感。到了现代社会,虽然不至于因为抒发情绪掉脑袋,但是因为情感的表达没掌握好,被排挤、被误会,甚至为自己招致灾祸的情况也不少见。
 
出于上述原因,我们当然应该以理性控制情感,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情感也会超越理智,让我们得以真情流露。俗语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发乎情,止乎礼”,有感情激荡,就要抒发,儒家并不反对情绪疏导,至于上面所说的控制情绪,也并不等于压抑情绪。有人不论什么情况,都强迫自己平心静气,这样做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
 
有情绪不能不抒发,也不能随便抒发,该怎么办呢?这里要再次提到《中庸》中的一句话“发而皆中节”,合理地控制与抒发。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