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为本

原文:“饥在贱农,寒在惰织。”
 
“贱”与“贵”相对,一般泛指地位低下或行为卑鄙,这里是指鄙视、轻视。
 
“惰”有两种解释:一是懒;二是懈怠。例句有: “避其锐气,攻其惰归。”(《孙子兵法·军争》) 意思是避开敌人开始时的锐气,等待敌人疲惫退却时再攻击他。
 
“饥在贱农,寒在惰织”是说轻视农业生产,不愿意养桑织布,就会没有饭吃挨饿,没有衣穿受冻。
 
“民以食为天”,穿衣吃饭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没有饭吃,没有衣穿,挨饿受冻,那就什么事情也干不了。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时用兵打仗首先要解决战马和士卒们的肚子问题,兵家有句术语: “用兵打仗打的就是后勤。” 翻开古今中外战争史,许多仗打不赢都是因为后勤保障跟不上,缺吃少穿导致的;许多仗打赢了,就是因为首先打掉了敌人的后勤,或者是切断了敌人的后勤补给线。
 
前方战士没有饭吃,就没有了战力,战斗的结果是只输不赢。而老百姓没有饭吃,就会无所顾忌,历史上发生许多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因为饥饿引发的,饥民所以造反,原因就是因为肚子饿。
 
所以,历代的明君圣主和有识之士,都把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列为头等大事,把扩大耕种面积,兴修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产放在治理国家的首位。
 
《齐民要术》的“序”言中说: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秦孝公继位之后,为了使秦国强盛,决定采纳商鞅的改革方案,把变更法制、整饬刑法、致力农耕作为治国的主要策略。对积极从事农业生产,在耕田织布中获得粮食布帛丰产的,免除本人徭役和赋税。史料记载,经过十年,秦国出现了 “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的大好局面,为秦朝统一六国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秦国人尝到了以农为业、贵农富农的甜头之后,即使在秦始皇即位之初,为了保证军需民用,仍然坚持以农为本、贵农兴农的国策。
 
《史记》记载:公元前246年,秦王嬴政元年,有个名叫郑国的韩国人找到秦王,建议秦国凿穿泾水(今泾阳县西北25公里处),从中山起西到瓠口,修一条水渠,沿着北山向东流入洛水,全长300余里,用它来灌溉农田,粮食产量就能成倍增长。秦王对郑国的建议十分赞赏,就命他来主持这条水渠的施工。历经十年,这条水渠建成之后,引来淤积混浊的泾河水,灌溉低洼的盐碱地四万多顷(约合现在的4.2万亩),收成每亩有六石四斗(原先只有一石多),翻了几番。于是关中地区成了肥沃的良田,没有了灾荒年头,秦国因此而富足强大,在其后吞并诸侯各国的战争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就把这条水渠称作“郑国渠”。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郑国来秦国的最初意图并不是为了帮助秦国发展农业,而是韩国担心秦国强大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企图通过“劳民伤财”的水渠修建,达到消耗秦国实力的目的,所以派郑国充当间谍来游说秦王修建水渠。在工程建设中,秦王发现了韩国的计谋,准备要杀掉郑国,郑国说: “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史记·河渠书》) 意思是:开始我来做间谍,现在看来,水渠修成也使秦国获得利益呀。秦王认为郑国说得有道理,非但没有杀他,反而让他继续主持施工,直至完工。
 
孟子 关于 “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整治好耕地,赋税收轻点,是可以使百姓富足的。百姓家粮食像水火那样充足,怎么还会有不仁爱呢?
 
因此说,“三农”问题是一个强国富民的大问题,只有农业发展了,粮食增产了,吃穿不愁了,农民富裕了,才能谈国家的发展,国家的建设,国家的稳定,国家的安全。否则,一切都免谈。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