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曰: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守法数之有司,极礼而褫。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原文】
 
辨莫大于分①,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曰:文久而灭,节族②久而绝,守法数之有司,极礼而褫③。故曰:欲观圣王之迹,则于粲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审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欲知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注释】
 
① 分:名分。
 
② 族:通奏,节“奏”。
 
③ 褫(chǐ):脱。
 
【翻译】
 
辨别事物没有比名分重要的,名分没有比礼义重要的,礼义没有比学习圣王更重要的。圣王有百多人,我们要学习谁呢?答:礼义的文制已消灭了很久,礼义的音乐节奏已绝迹了很久,守护法制的官员有司,也远离礼制而脱节了。所以说:想看圣王的痕迹,而又能表现出光明的,就是后来的圣王周天子了。后来的圣王,就是天下的君主,放弃后王而说上古圣王之道,就好像放弃自己的君主而侍奉别人的君主。所以说想看一千年以前的事,就要看今日的君主,想知道亿万有多少,就要仔细由一二数起。想知道上古世代的事,就要详细由周朝治国之道开始,想知道周朝治国之道,就要仔细看周朝所尊贵的君子。所以说由近而知远,由一而知万,由微小而知光明,就是这个意思了。
 
【解读】
 
根据后王周天子的礼制,可见这个制度,粲然可观,考察这个制度,就更加容易了解圣王之道。荀子是肯定周代的礼义制度,而这个制度的基础是圣王之道,圣王的基础是德性。所以并非只是守着古圣王留下礼制的痕迹,就知圣王之道,更要知圣王之人和他的德性。制度最后的目的是人的德性,这不是很值得有千百种制度的我们参考吗?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