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本段为《荀子》:不苟篇 第三
【原文】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唯仁之为守,唯义之为行。诚心守仁则形,形则神,神则能化矣。诚心行义则理,理则明,明则能变矣。变化代兴,谓之天德。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百姓期焉。夫此有常,以至其诚者也。君子至德,嘿①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夫此顺命,以慎其独者也。善之为道者,不诚则不独,不独则不形,不形则虽作于心,见于色,出于言,民犹若②未从也;虽从必疑。天地为大矣,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矣,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矣,不诚则疏;君上为尊矣,不诚则卑。夫诚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唯所居以其类至。操之则得之,舍之则失之。操而得之则轻,轻则独行,独行而不舍,则济③矣。济而材尽,长迁而不反其初,则化矣。
【注释】
① 嘿:同“默”。
② 若:然。
③ 济:完成。
【翻译】
君子要修养仁心,没有比真诚更好的做法,做到真诚就没有其他事做了。只要守住仁心,只要实行礼义。以真诚的心守住仁心就会把仁心表现出来,仁心表现出来就是神妙,神妙就能化育万物。真诚的心实行礼义就有条理,有条理就会光明,有光明就能变化万物。变化万物轮流兴起,叫作天德。天不说话,而人会把天推崇为高,地不说话,而人会把地推崇为厚,四季不说话,而百姓都知道四季的时节。这些表现都有常道,因为人有真诚的心。君子有极致的德行,所以不说话而别人明白,没有施予而别人会亲近,没有发怒而会有威严。这就是顺从天命,因为君子一个人的时候会谨慎。善良而实践天道的人,不真诚就不会谨慎个人,不谨慎个人就不会表现出来。如果不表现出来,虽然心中有意念,表现在脸色上,表现在言语上,但人民仍然会不跟从。即使跟从,也一定会有疑虑。天地那么大,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物。圣人那么有智慧,不真诚就不能化育万民。父子那么亲,不真诚就会疏离。君主那么尊贵,不真诚就会变成卑下。所以真诚,是君子所持守的,是治理政事的根本,只有居于真诚,同类才会来到。要有真诚,实践就得到,舍弃就会失去。实践而得到真诚就感觉容易,感觉容易就会谨慎个人行为,谨慎个人行为而不放弃,就能完成实践了。实践真诚完成,就能够发挥才能,可以长期离开恶习而不会返回初时的习性,这样就能够教化万民了。
【解读】
这段文字专门说君子养心,最重要是诚。这是儒家的共同义理,后来宋明理学的学说也是说这个诚。诚的工夫修养得好,可以贯通天道和人道,荀子这里已有说明。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