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本章为《论语》:八佾篇
【原文】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献不足故也③,足则吾能征之矣。”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①;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②。文献不足故也③,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征:证明、验证。
②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③文:典籍。献:指贤人。
【翻译】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解读】
要实事求是
这一章讲的是孔子对“礼”的发展史的研究。孔子虽然熟知各朝的礼法,但由于不能通过杞、宋两国现存的典籍以及贤人验证,便对古礼秉持保留的态度,不敢妄言。孔子的这种治学态度,也为后世之人树立了实事求是的典范。这提醒我们,无论做什么都有根有据,尤其是做学问。
孔子尊礼好礼,曾对夏商礼乐文化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有着相当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礼乐制度早在夏商两朝就已形成了,周朝的礼制就是在这两朝的基础之上整理出来的,而且还要更加完善一些。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在前文做出“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的判断了。但是,判断毕竟是判断,也需要有力的事实根据作为依靠,否则只是一种假说推断而已。孔子本想通过古时的典籍验证自己的研究,可是,由于时代久远,能够证明古礼的文献都已不复存在了,这令其痛心不已。
面对这种现状,夫子虽然有些失落,但他却坦诚地告诉别人,即便自己知道许多以前的礼制,但是在没有得到验证的情况下,它们是很难成立的,更不要说服众了。也就是说,无法得到证明的推断,只能是推断。凡事都要有证据证明才能成立,没有根据的事情即便做得再好,也得不到大众的认可。
实事求是既是治学的态度,也是治国的精神。凡事都应以事实为根据,以现有的法律制度为准绳,做到实事求是。按照现代的观点而言,实事求是就是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说话、办事、做学问。其中的“是”字就蕴含着科学、真理与理想等三重内涵。例如,我们大家所探索、研究、追求的若是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以及事实的真相,这就属于科学的范畴。追求的若是客观事物的合理关系,做出公平、正义、合理的判断,这个属于真理的范畴。倘若是为了验证客观事物的发展前途,以及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目标,属于理想的范畴。无论是哪一种“是”,它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依据,即事实。
对于我们来说,无论做何学问,都应养成严谨的学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找到真理的所在。倘若传统与现实发生了冲突,我们的思想与世界的潮流出现了偏差,我们是接受还是否定呢?对此,孔子给了我们一个很明智的答案,两者都不选,应该持存疑的态度。思想不能仅停留于掌握实事求是的方法和意义,还要学会通过这一方法在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才算是真正掌握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的精髓。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 zlanw(1694069007) 评论 子曰:“夏礼,吾能:这话说的就很没有道理,孔子不是普通人,这二者根本没有可比
- 享受孤独(2376709428) 评论 子曰:“夏礼,吾能:收益良多
- 队长(328861379) 评论 子曰:“夏礼,吾能:君子的娱乐也是以琴棋书画等高雅艺术来衬托,不像现在的人娱
- 明月清风(752606065) 评论 子曰:“夏礼,吾能:年龄越大越能感受传统文化的伟大,越是智者越能领悟孔子的可
- 小命一条(1175646948) 评论 子曰:“夏礼,吾能:没人评论青花呢?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