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昭、汉光武之明
【原文】
乐毅为燕破齐,或谗之昭王曰:“齐不下者两城耳,非其力不能拔,欲久仗兵威以服齐人,南面而王耳。”昭王斩言者,遣使立毅为齐王。毅惶恐不受,以死自誓(1)。冯异定关中,自以久在外,不自安。人有章言异威权至重,百姓归心,号为“咸阳王”,光武以章示异。异上书谢,诏报曰:“将军之于国家,恩犹父子,何嫌何疑,而有惧意?”及异破隗嚣(2),诸将欲分其功,玺书诮大司马以下,称异功若丘山。今人咸知毅、异之为名将,然非二君之明,必困谗口矣。
【注释】
(1)“乐毅为燕破齐”几句:此据《资治通鉴》卷四,不见于战国史料。《史记·乐毅列传》:“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诛,遂西降赵。”
(2)隗嚣(?—33):成纪(今甘肃秦安)人。王莽末年,据陇西起兵,归光武帝,封西州大将军;后又称臣于公孙述。光武西征,隗嚣奔西城,恚愤而死。
【翻译】
乐毅为燕国攻破齐国,有人在燕昭王那里说他的坏话:“齐国还剩两城未被攻下,并非乐毅力量不够,他是想长期依仗武力以慑服齐国人,坐北面南而称王。”昭王斩杀进谗言者,派遣使者立乐毅为齐王。乐毅惶恐万分拒不接受,誓死效忠燕国。冯异平定关中,认为自己长期带兵在外,心下不安。有人上奏说冯异威权太重,百姓归心,称他为“咸阳王”。光武帝把奏章送给冯异。冯异上书谢罪,诏书回答说:“将军对于国家,恩同父子,有何嫌隙,而生畏惧?”后来冯异打败隗嚣,诸将想要分其功劳,皇帝下诏斥责大司马以下官员,称赞冯异功高如山。今人皆知乐毅、冯异是名将,但若非两位国君之圣明,二将必困于谗言。
田单复齐国,信陵君败秦兵,陈汤诛郅支(1),卢植破黄巾(2),邓艾平蜀(3),王濬平吴(4),谢安却苻坚,慕容垂挫桓温(5),史万岁破突厥(6),李靖灭吐谷浑(7),郭子仪、李光弼中兴唐室(8),李晟复京师(9),皆有大功于社稷,率为谮人所惎(10),或至杀身。区区庸主不足责,唐太宗亦未能免。营营青蝇(11),亦可畏哉!
【注释】
(1)陈汤(?—前6?):山阳瑕丘(今山东济宁兖州区)人。汉元帝时为西域副校尉。西域康居国王联合匈奴郅支单于,攻击乌孙,勒索大宛等国,斩杀汉朝使者。陈汤说服都尉甘延寿,矫诏发西域诸国兵及汉屯田吏卒四万余人,攻杀郅支单于,稳定西域。后几经沉浮,发配边塞。
(2)卢植(?—190):东汉末年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少时与郑玄师事经学大师马融;黄巾起义时,卢植为北中郎将,率军连破黄巾军首领张角;后被小黄门左丰诬陷获罪。黄巾: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张角发动起义,自称黄天,民众达数十万人,皆以黄巾裹头,称为黄巾军。
(3)邓艾(197—264):三国时仕魏为城阳太守、镇西将军,进封邓侯。魏国伐蜀,邓艾率军自阴平道偷渡入蜀至成都,刘禅出降。后来锺会诬以谋反,被杀。
(4)王濬(206—285):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人。西晋名将,任广汉太守、益州刺史。晋武帝伐吴,王濬修造战船,顺江而下,先于王浑攻克石头城,因此与王浑有嫌隙,屡遭劾奏。
(5)慕容垂挫桓温:东晋太和四年(369),桓温领兵北伐前燕,慕容垂击破之;前燕宗室忌其威名而欲杀之。
(6)史万岁(?—600):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人。隋朝名将。开皇三年(583)随秦州总管窦荣定击败突厥。后遭宰相杨素陷害,被冤杀。突厥:南北朝至唐朝时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
(7)吐谷(yù)浑:古鲜卑族的一支。本居辽东,西晋时西徙至甘肃、青海一带。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李靖奉命远征吐谷浑,连战连捷,大败之。其后部属诬告其谋反,事白,李靖闭门自守,杜绝宾客。
(8)李光弼(708—764):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唐玄宗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平定安史之乱,与郭子仪齐名。封临淮郡王。安史之乱以后,郭子仪、李光弼功高震主,屡遭宦官程元振等人离间谗害。
(9)李晟(shèng):洮州临潭(今甘肃卓尼)人。中唐名将。德宗建中四年(783)朱泚之乱,李晟奉命平叛,收复京师。后遭受谗言,被削夺兵权。
(10)惎(jì):毒害。
(11)营营青蝇:谗佞之人。《诗经·小雅·青蝇》:“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
【翻译】
田单光复齐国,信陵君击退秦兵,陈汤攻杀郅支单于,卢植大破黄巾军,邓艾平定蜀汉,王濬平定东吴,谢安击溃苻坚,慕容垂挫败桓温,史万岁大破突厥,李靖消灭吐谷浑,郭子仪、李光弼中兴唐室,李晟收复长安,这些人都对国家立有大功,却大多被奸佞中伤,有的甚至祸至杀身。那些个平庸的君主不足深责,而唐太宗竟也不免如此。蝇营狗苟的谗佞之徒,也实在可怕啊!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