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彪、陈群
【原文】
魏文帝受禅,欲以杨彪为太尉,彪辞曰:“彪备汉三公,耄年被病,岂可赞惟新之朝。”乃授光禄大夫。相国华歆以形色忤旨(2),徏为司徒而不进爵。帝久不怿,以问尚书令陈群(3),曰:“我应天受禅,相国及公独不怡,何也?”群对曰:“臣与相国,曾臣汉朝,心虽悦喜,犹义形于色。”
【注释】
(1)杨彪(142—225):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杨修之父,东汉末年遍历三公(司空、司徒、太尉)之职。曹魏建立后,拒任太尉,改授光禄大夫。陈群(?—237):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初为刘备别驾,后归曹操,曹丕即位后,任尚书,建议实行九品官人法,明帝时为司空。
(2)华歆(157—231):平原高唐(今山东高唐)人。少与管宁、邴原同学,时人称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东汉末年官尚书令,后归附曹操。曹魏建立后,官司徒、太尉,封博平侯。
(3)尚书令:官名。秦置,汉沿袭,为少府属官,掌管章奏文书。魏晋后职位渐高,至唐为真宰相。
【翻译】
魏文帝受禅,想让杨彪当太尉,杨彪推辞说:“我曾担任过汉朝的三公,年老多病,怎能辅佐新的朝代。”于是授光禄大夫。相国华歆神色不悦违拂圣意,迁为司徒而不进爵。魏文帝很久都不开心,拿这事问尚书令陈群,说:“我奉天承运受禅为皇帝,唯独相国和您不高兴,这是为何?”陈群回答说:“臣与相国,曾为汉朝大臣,新朝建立我们内心虽然喜悦,但在表面上也不能不表现出对汉朝的道义。”
夫曹氏篡汉,忠臣义士之所宜痛心疾首,纵力不能讨,忍复仕其朝为公卿乎?歆、群为一世之贤,所立不过如是。彪逊词以免祸,亦不敢一言及曹氏之所以得。盖自党锢祸起(1),天下贤士大夫如李膺、范滂之徒(2),屠戮殆尽,故所存者如是而已。士风不竞,悲夫!章惇、蔡京为政(3),欲殄灭元祐善类(4),正士禁锢者三十年(5),以致靖康之祸,其不为歆、群者几希矣。
【注释】
(1)党锢:东汉末年桓帝时,宦官干政弄权,朝纲败坏。士大夫李膺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宦官乃诬李膺与太学生为朋党,诽谤朝廷,被捕入狱者数百人,禁锢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李膺重获起用,与陈蕃、窦武谋诛宦官。事泄,李膺等百余人被杀,其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朝中贤良尽失,史称“党锢之祸”。
(2)李膺(110—169):字元礼,颍川襄城(今河南襄城)人。汉桓帝时官至司隶校尉。与太学生结交,反对宦官专权。太学生称之为“天下楷模李元礼”,以得其接见为“登龙门”。范滂(137—169):汝南征羌(今河南漯河偃城区)人。东汉后期名臣,死于党锢之祸。
(3)蔡京(1047—1126):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进士,徽宗时四度拜相。蔡京执掌政柄,贬斥元祐诸臣,称为“奸党”,并立元祐党人碑,又以元符末年上书涉及新政者为邪类,计三百零九人,皆禁锢其子孙。天下罪其为“六贼”之首。钦宗即位,贬死。
(4)元祐善类:元丰八年(1085)宋神宗崩。哲宗即位,高太后听政,改元元祐,以司马光为宰相,否定王安石新法,恢复旧制。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起用章惇为相,尽复新法,严酷打击旧党人士,司马光、苏轼等人尽遭贬斥。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以蔡京为相,立元祐党人碑。崇宁五年(1106)因星变异象,诏令销毁元祐党人碑。其后,党人子孙皆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
(5)三十年:指哲宗亲政(1093)至靖康之变(1127)的三十余年。
【翻译】
曹氏篡汉,忠臣义士正应痛心疾首,即使无力讨伐,难道忍心出仕新王朝做公卿大官吗?华歆、陈群为当时贤良,其立身之道也不过如此。杨彪谦辞以免招祸,也不敢有一句话涉及曹氏篡夺天下。自从党锢之祸以后,天下贤士大夫如李膺、范滂这一类人,被杀殆尽,幸存下来的人就只能是这个样子了。士风不振,可悲啊!章惇、蔡京把持朝政,想要杀尽元祐忠良,正义之士被禁锢长达三十年,终于导致靖康之祸,士人能不像华歆、陈群这样的很少很少了。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