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昭公
【原文】
春秋之世,列国之君失守社稷,其国皆即日改立君,无虚位以俟者。惟鲁昭公为季孙意如所逐而孙于齐(1),又适晋,凡八年乃没(2)。意如在国摄事主祭(3),岁具从者之衣履而归之于乾侯(4)。公薨之明年,丧还故国,然后其弟公子宋始即位(5),他国无此比也。岂非鲁秉周礼(6),虽不幸逐君,犹存厥位,而不敢绝之乎?其后哀公孙于越(7),《左传》终于是年,不知悼公以何时立也(8)。
【注释】
(1)季孙意如:即季平子(?—前505),季武子之孙,鲁国正卿,在昭公时执政专权。孙(xùn):同“逊”,出奔。昭公二十五年(前517),鲁国因斗鸡发生内乱,昭公攻伐季氏,季平子恐,一请再请,又求以五车逃亡,皆不许。叔孙氏、孟氏、季氏三家一起攻打鲁昭公,昭公败,出奔齐国。
(2)凡八年乃没:没,同“殁”。鲁昭公辗转欲借齐、晋等国之力回国复位,都未能如愿,最后死在晋地乾侯。
(3)摄:代理。主祭:主持祭祀。
(4)乾侯:春秋时晋邑,在今河北成安东南。昭公二十八年(前514),鲁昭公流亡至晋,居于乾侯。季平子未废其君主名分,每年派人给昭公及其仆从送上衣服和鞋履。
(5)公子宋:指鲁定公。
(6)鲁秉周礼:周礼,周代礼乐制度。相传周公旦制礼作乐,以教化民众,治理天下。《左传·闵公元年》:“(齐)公曰:‘鲁可取乎?’(仲孙)对曰:‘不可。犹秉周礼。周礼,所以本也。……鲁不弃周礼,未可动也。’”
(7)哀公孙于越:《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八月甲戌,公如公孙有陉氏,因孙于邾,乃遂如越。”
(8)悼公:鲁悼公,哀公之子。
【翻译】
春秋时期,诸侯国君失守国家,这个国家都即日改立新君,没有虚位以待的情况。只有鲁昭公被季孙意如驱逐而流亡到齐国,又流亡晋国,前后八年才去世。季孙意如在鲁国代理国事主持祭祀,每年准备好随从人员的衣服鞋履送到乾侯。昭公去世第二年,灵柩回到鲁国,然后他的弟弟公子宋才即位。其他国家没有这样的事。难道不是因为鲁国秉持周礼,虽然国君不幸被逐,仍然为他保留君位,不敢中断吗?后来鲁哀公逃亡到越国,《左传》记事到本年为止,不知道哀公之子悼公是在何时被立为君的。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