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性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本段为《荀子》:性恶篇 第二十三
【原文】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①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②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③,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性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注释】
① 愿:向往。
② 无之中:中,指人本身。人本身没有。
③ 势:权势。
【翻译】
一切想成为善的人,都是因为人性恶。因为微薄的向往丰厚的,丑陋的向往美丽的,狭窄的向往广阔的,贫穷的向往富有的,贫贱的向往尊贵的。如果人自己本身没有的,就一定要在外面寻求。所以富有的人不向往财富,尊贵的人不向往权势,如果人本身就有,一定不会在外面寻求。由此看来,人之所以想成为善的人,是因为人性恶了。现在的人性,本来没有礼义,所以努力学习而要求能够有礼义。人性本来不知道礼义,所以加以思虑学习,而要求知道礼义。这样,由人天生来说,人没有礼义,不知道礼义。人如果没有礼义就会乱,不知道礼义就会违背礼义。这样,由人天性来说,悖乱是在于自己本身。由此看来,人的性是恶的,就很明显了,而善就要人为努力了。
【解读】
这段文字直接就人想成为善,而证明人性恶,最有推理趣味,但问题却最大。荀子说性恶,只相对于性和礼义而言,这个意思也是最明显的。人想成为善,是孟子说性善的说法。孟子说人想成就正义过于生存,是孟子想证明人性善;荀子就说人想成为善,是反证人最初没有善。但这个“没有善”,是不是就是恶呢?这大有问题。只由没有善说,未必就是恶。好像没有正数,未必一定是负数。不富贵的人,未必一定就是贫贱的人。所以没有善不一定就是恶,而没有善而想成为善,这个“想”,根据孟子的说法,不可不说是善的。现在荀子是由人想成为善,来证明性恶,可见荀子只是在人想成为善和现实上没有善,这二者关系中来说恶。即是由想成为善,反照出尚未有善的现实是恶。好像人因为有富贵的观念在意念中,有所羡慕,才自知自己是贫贱的。所以荀子其实也是想人成为善,而不是要证明人性恶。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