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原文】
 
事①非②宜③,勿④轻诺。苟轻诺,进退⑤错。
 
【注释】
 
①事:事情,事件。
②非:不是。
③宜:适宜,合适。
④勿:不要的意思。
⑤进退:“进退”的本义是前进和后退,在这里引申为做还是不做。
 
【白话翻译】
 
对于别人请求我们做的事情,如果是不合适的,我们不能轻易答应;如果轻易答应了别人的请求,最后不管去做还是不去做,都是我们的不对。
 
【解释】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应该去随意地许诺,做事情要给自己留些余地。比如,身为领导,说话的时候更要注意,如果说错话,很容易造成决策上的失误,古人说“一言可以兴邦”,所以讲话是很重要的,不能随意乱说。
 
在生活中,经常有人在做决策和决定的时候被自己的情绪左右,心情好的时候就随便答应别人很多事情,到最后发现自己做不了的时候,别人自然不开心,自己也变成了轻诺轻信的人。所以,我们最好少许承诺,除非自己有十足的把握能把事情做好。
 
【解读】
 
信守承诺
 
在我国古代,有一段关于赵柔卖犁的佳话,一直被后人传颂。赵柔是一个品德高尚、学识过人的人。有一次,赵柔和他的儿子去集市上卖犁,赵柔和想买犁的人谈好了价钱,双方约定以二十匹绢作为交换,讲好价钱之后,那人就回家去取绢了。这个时候,有个人看见赵柔的犁真的非常好,愿意出价三十匹绢来买犁,赵柔的儿子听到这个人出价更高,想把犁卖给这个人。赵柔对他儿子说:“说话要算数,怎么能因为有利可图而放弃信用呢?”赵柔最后坚持把犁卖给了第一个和自己约定的人。赵柔如此信守诺言,值得后人学习。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赵柔不但重视自己许下的承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做到了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告诉自己的儿子,不能因为利益而放弃自己许下的承诺。我们也要学习赵柔,在利益的面前,知道孰轻孰重,做到一诺千金。
 
在我们的生活中,轻易许诺的人比比皆是,人们常常因为自己的心情,去许下一些诺言,之后又因为自己能力有限,无法完成自己的诺言,失信于人。所以,我们做决定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情来,而应该慎重为之,避免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我们做承诺时,不能完全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只根据心情和面子去答应自己完全做不到的事情。如果我们做不到别人请求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在自己身上寄予希望,这样很容易就耽误了别人的事情,同时还会让别人质疑自己的人品。如果对那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许下了诺言,最后事情往往会发展到我们无法把握的状态,面对那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我们就会更加为难。
 
当别人很着急地来找你帮忙的时候,更要让自己冷静下来,因为我们很可能会因为别人着急的心情去答应自己没法做到的事情,这样反而让事情更加混乱。我们要冷静地想一想,毕竟,一件事情的成功与否要看多方面的因素,我们要好好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是不是都是成熟的。如果有不成熟的地方,这件事情往往最后无法做成。那么如果是这样,我们又何必付出没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呢?如果我们答应了,最后又做不成,到时候做不做都是错的,进退两难。所以,我们面对紧急的事情的时候,更要慢慢思考,不能被紧急两个字影响了决策。我们一旦答应别人,许下诺言,就要为自己的诺言负责任,尽力而为,付出最大的努力帮助别人。
 
我们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诚信、是不是有信用的人,可以通过看他能不能完成自己的承诺来判断。那些轻易许下诺言的人,未必是讲信用的人,因为他们还不一定已经考虑全面,还不一定能完成自己的诺言。那些有诚信的人,必然是在慎重考虑之后才答应别人的请求。这样的人,不愿意对别人失去信用,所以在许诺之前他们考虑得更多,他们用承诺对自己做出约束。
 
诚信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中尤为重要,如果我们想让自己成为优秀的人,就一定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如果我们不讲诚信,那我们迟早是会被别人取代的;如果一个企业不讲诚信,那么这个企业也早晚会被别的企业取代。诚信,是我们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竞争的一种态度。一个不诚信的人,永远无法得到他人的尊重,永远无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中长久地生存下去,只有深谙诚信之道,才能立于不败的境地。
 
在生活中,我们与人交往,要有帮助别人的美德,要有包容别人的爱心,我们做事情,还要有一颗善良之心,但是同样的,我们还需理智,做一个重视诺言的人。所以“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