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不知去向

到了弘治元年(1488),十七岁的王阳明从余姚来到父亲身边已经五六年了,刚到京城时那个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如今已经长成气宇轩昂的大小伙了。
 
王华看着儿子长大成人,到了参加科举考试的年纪,十分欣慰。按照当时的规定,参加乡试是要回原籍的,所以王华打算让王阳明回老家。
 
王阳明回到老宅,睹物思人,再一次感受到人生一世,生死不由命的残酷。他再次觉得人生一场,不过是本来无一物的旅程。消极的情绪逐渐滋生,占满了王阳明的内心,他开始刻苦地钻研道家思想。
 
说起回乡,王阳明还有任务在身,他还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他想做的,想他所想的。他这次返乡,还需要完婚,完成一个懵懂少年变成一个成年男子必经的程序。
 
他未来的岳父叫诸介庵,是本地人,是王华的至交好友,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所以,这门亲事在王阳明很小的时候,两家人便已经说定了。此时,王阳明成人,可以娶妻生子了,他便需要完成双方家长定下的这个约定。
 
俗话说,人生有四喜: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但王阳明对这人生之大喜却似乎并不感兴趣。在家人为了他的婚事忙翻天的时候,他却还有心情在野外踱步思考,思考宇宙之奥妙。
 
一天,在野外散步思考时,王阳明猛一抬头,却发现自己早已不知道踱步到了哪里,他眼前出现一个道观,名为“铁柱宫”。
 
“铁柱宫”又叫万寿宫,是为了供奉为民除害的许逊而建的。这个许逊是东汉时期人,传说其英勇无比,曾带领百姓与猛兽孽龙搏斗,保护了一方百姓。之后又传言许逊修炼长生之术,大功告成后一家人都升天成仙。当地的百姓尊称他为“许真君”,还专门为其修建了庙宇,以供奉祀。
 
王阳明走进道观,发现道观里坐着一个闭目养神的道士,鹤发童颜,两个人便攀谈起来,越交谈越是觉得相见恨晚。两人从人生谈到世事,从世事又谈到养生。不知不觉中竟然到了深夜,尚不觉得尽兴,一直欢谈到了天亮,东方既白。这时,王阳明才猛然想起自己错过了新婚,于是赶忙回府。
 
此时,府内上下早已经闹翻天了,新婚当日,新郎官无故失踪不见,满堂宾客就这样看了一场大笑话。
 
诸老爷很生气,他派人四下寻找无果,正想要不要退婚之时,王阳明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大家详细追问之下,得知新郎官居然与道士畅谈一夜,这种理由,让诸老爷觉得好气又好笑,但既然回来了,亲还是要成的。
 
于是,有惊无险,王阳明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但鉴于这次教训,诸介庵为了防止这个“落跑新郎”到处乱跑,便让他到自己的官署上班,每日按时报到,处理公文。
 
而王阳明也算老实,没再做出让诸老爷心有余悸的事情来了。官署清闲,实在无事可做,每日的公文只需半个时辰就可以完成,实在无聊的王阳明便用练习书法来打发时间。日积月累地练习,倒是让他的书法精进不少,明朝著名书法家徐文长在评价他的字时认为:王羲之以书掩人,王守仁以人掩书。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