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
秧歌是中国民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是融歌、舞、戏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主要流行于北方汉族地区。秧歌起源于插秧等农事劳动,一般在元宵节进行表演。清代吴锡麒的《新年杂咏抄》说:“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可见秧歌在800年前的南宋就已经在民间流行。
秧歌最初只是一种伴随劳动的纯粹歌唱形式,后发展成独立的歌舞表演,最后发展为民间小戏。秧歌的内容多为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如东北秧歌《姜太公钓鱼》、《孙悟空与猪八戒》,陕西秧歌《张良卖布》等。秧歌的表演形式有两种:地秧歌和高跷。地秧歌为徒步在地面上表演,高跷则是双脚踩在木跷上进行表演,这就要求舞者要有高超的技术,否则很容易从上面摔下来。秧歌队一般都有10人,多到上百人,他们手持扇、帕、伞、棒等道具,扮成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秧歌表演分大场和小场,前者是集体舞,用于开头和结尾,由一二人领舞,边跳边走出长蛇阵、八卦阵、卷菜心、双蝴蝶、十字梅等各种复杂的队形和图案,场面颇为壮观。小场是指中间穿插的舞蹈和小戏,由几个人表演。秧歌的基本动作一般为挥臂跳跃和扭腰甩肩,因此历来有“扭秧歌”之称。秧歌的风格一般都比较热烈,不过各地的秧歌还是有一些自己的特色,如东北秧歌泼辣风趣;山东秧歌粗犷豪爽;陕北秧歌雄健有力;山西秧歌则以民间小曲为特色,唱腔高亢、粗犷、辽阔略带苍凉,如《走西口》。秧歌是男女老少都十分喜爱的民间歌舞,在民间有首打油诗是这样说的:“听见锣鼓点儿,搁下筷子搁下碗。听见秧歌唱,手中活儿放一放。看见秧歌扭,拼上老命瞅一瞅。”可见群众对秧歌的喜爱程度。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