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养生名人
核心内容:历代养生名人及相关思想介绍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孔子、康熙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孔子、康熙
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成果丰硕。这些离不开历代养生家、学者的孜孜追求。细数历代养生名人,难以计数。限于篇幅,本文只对其中4位重要的、知名度较大的人物予以简单介绍。
老子
看过古典名著《西游记》的人,大概都会记得书中这样一件事: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惹恼了玉皇大帝,于是玉帝准备采取措施对他进行严惩。这时,有个老头,名叫太上老君,主动向玉皇大帝献计请旨,要把孙悟空投入八卦炉里化掉——传说中的这位“太上老君”,就是大名鼎鼎的道家创始人老子的化身。
老子(约前571~前471年),本名李耳,字聃,周朝时期人。早年曾任周“守藏室之吏”,相当于现在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公元前516年,周朝发生动乱,老子辞职回家,写下了著名的《道德经》(即《老子五千言》)及其他著作,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他一生崇尚养身之道,提出的“无为”、“清静”、“守一”之说,成为道家修炼成仙的“根”。由于他创立的道家学说和摄生有术的影响,后被东汉末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奉为道教的开山祖师、“太上老君”和“太清道德天尊”。追求长生不死、修道成仙,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修炼的重要指导思想。这在《老子》、《庄子》两部道家代表著作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并对以后神仙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老子》中说:“深根固蒂,长生久视之道”、“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凶虎,入军不被甲兵,凶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穿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这是说,善于养身修炼的人,身上没有可以致死的地方,以至咒角、虎爪、兵刃都伤害他不得,所以他走路时不怕遇见凶虎,打仗时不用甲胄护身。尽管老子所说的“善摄生者”是“闻”来的,但实际上老子本人就可称得上是一位很有成就的养生修炼者,这不仅使他高寿,活了100多岁,而且提出了“长生久视”的说法。老子认为,要想“长生久视”,最重要的是“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即要能使人的血肉之躯与灵魂合一而不分离。这里的关键在于“谷(即养)神不死”,也就是炼养精神,使之永不衰竭。为此,就要做到“清静”、“无为”、“守一”,少私寡欲,知足常乐,与世无争,使心灵经常处于恬淡宁静的状态。这就是《老子》修道而养寿,以达长生久视的基本内容。
庄子
庄子(约前369~前286年),战国时代人。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成为道家最著名的人物。庄子生活在奴隶社会迅速崩溃、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战国中期。这是一个“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时代。据传,庄子曾做过看管漆园的小吏,一生都很穷。面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自身的困境,他感到无能为力,只好把理想寄托在他用文字营造的世界中,寄托在他创造出的每个神人、圣人、真人的形象上。他在《庄子》一书中,描绘了各式神仙人物,提出了各种“成仙”方术。
关于“道”,庄子描写为:“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集中概括了道的特征。庄子说,“道”的功用,其妙无穷,古代帝王、神人、仙人、圣人之所以不同凡响,就是由于他们得了“道”。譬如,黄帝得之,以登云天;西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神仙的形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这样的神人,外物不能损伤他,洪水滔天不会把他淹没,大旱使金石熔化、土地焦枯,他也不会感到不舒服。他们“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不知悦生,不知恶死。”
孔子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享年72岁,据史料记载比当时鲁国人平均寿命高出许多,可见他对养生不但有研究,而且躬身力行。
孔子主张“仁德润身”。他认为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会心理安定,意志不乱,得以高寿。鲁哀公曾问孔子:“知者寿乎?仁者寿乎?”孔子回答道:“然,知者乐,仁者寿。”接着孔子讲了人有三死:疾病死,服刑死,争战死,这些死的人都与道德有密切关系:“寝处不时,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无厌而求不止者,刑共杀之;以少犯众,以弱侮强,忿怒不类,动不量力,兵共杀之。”
此外,孔子情趣高雅,精通诗书礼乐;喜欢运动,爱好骑射狩猎、驾驭马车、登山;善于调摄起居,讲究饮食卫生,这些都是他健康长寿的原因。
“仁者寿”,是孔子论养生的总纲。什么样的人是“仁者”?就是“仁爱”、“仁厚”、“仁义”的人。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心点是指人与人互相亲爱。“仁者寿”出自《论语·雍也》。孔子是这样说的:“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意思是:聪明人的快乐,像水一样,永远是活泼的;仁爱的人的快乐,像山一样,崇高、伟大、宁静。聪明人不断探求知识,思维是活动的;仁爱的人有涵养,看事情是冷静的。探索知识求得乐趣;宁静有涵养,不容易生气,寿命自然会长的。
孔子谈人格修养,讲了三个重点:“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意思是说:“真正有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真正仁爱的人,不因环境不好而动摇,不患得患失,没有忧烦;真正勇敢的人,坚持正义,为人民做好事,没有什么可怕的。”“仁者不忧”,说起容易做到难,“生老病死”是自然法则,人生一世哪有不遇到困难挫折的。梁启超曾说:“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论毅力》)虽然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但谁都有过逆境。岁数大的人,年老力衰,不顺心的事可能会多些。怎样对待?就得做好“仁者不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也是孔子的名言。君子(仁者)襟怀开朗,无论得意或失意的时候,都是乐观的,不骄不躁,“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小人处世以自己为中心,以求利为半径,总觉得自己吃亏,所以心理上常是苦闷的。“君子坦荡荡”早已深入人心。在孔子身后1500年的五代,人们塑造了布袋和尚(俗称“弥勒佛”),整天笑呵呵的,该是“君子坦荡荡”的典型形象。
孔子更对老年人谆谆告诫说:“……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这个“得”字不外逐名逐利,岁数越大,越应警惕。晚清小说《官场现形记》中描写一个当过官的老人,久病在床,早就“门前冷落车马稀”了,可是在病危的时候,还要过把官瘾。于是两个仆人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片来,一个念道:“某某官长驾到!”另一个人说:“老爷欠安,挡驾。”这样演习了几遍,他才合上了眼睛。试想这样对失去官位耿耿于怀的人,还能长寿吗?
“仁者”是长寿的。怎样的人不是“仁者”呢?《论语·学而》:“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阳货》又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这是《论语》中罕见的重复,可见孔子对“巧言令色”的反感了。什么是“巧言”?就是吹、拍、盖。什么是“令色”?就是会使脸色作伪。这样的人假言伪行,装腔作势,煞费心机,就难怪“小人长戚戚”了。
唐代韩愈对孔子所说的“仁”作了高度概括:“博爱之谓仁。”(《进学解》)仁者,就要有一片爱心,胸怀广阔,淡泊名利,心理平衡。这些都是长寿的根本。“仁者寿”,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康熙
康熙皇帝是清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也是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的缔造者。他本名爱新觉罗·玄烨,生于1654年,卒于1722年,7岁登基,做了61年皇帝,这在中国甚至在世界上都是首屈一指的。他在位期间,先后平定了吴三桂、耿精忠的叛乱,收复了台湾。尤其是在北方,坚决抵抗沙俄的侵略,迫使敌人签订了著名的《尼布楚条约》,捍卫了民族的尊严。康熙的一生可谓紧张忙碌,但在如此情况下,他竟能连续执政60年,直到晚年还是思路敏捷、身体强健,这促使我们努力去发现他的养生之道。
康熙认为,要使身体健康,关键在于饮食得宜。在平时,要注意选择那些有营养的食品,并注意各种食品之间的搭配,不能有所偏嗜,更不能暴饮暴食以至形成积滞。他又认为,胃是人体消化饮食、产生精力的重要器官,应当妥为保护,而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胃的消化及适应能力各异,有些人嗜食冷物,而另一些人则一吃凉东西就肚子疼。因而,每个人都应该对自身的情况加以注意,以合理进食。
康熙身为九五之尊,自然有无数人极力向他献媚邀宠。他爱吃水果,于是各地官员争先恐后地采摘鲜果进贡,但他从不多吃,总是品尝一点儿就够了。他说:“这些鲜果还不够熟,等放熟了,气味甘美时再吃吧!否则,对身体无益。”
康熙每次出巡,总是拒绝那些尽是山珍海味的宴席,而专吃当地所产的时令菜。他说:“老年人应当饮食淡薄,每兼菜蔬食之则少病。”对于那些不恤下情,竭力搜刮民脂民膏,整治丰盛宴席讨好自己,力求升官者,康熙毫不客气,立即予以撤职查办。
康熙对饮水的要求是很高的。一般要把水加热煮沸,取蒸馏水饮用。每当夏日大雨倾盆或洪水暴发之际,他绝不饮用河水,他认为这时的河水喝了易生病,因为洪水容易把地表有害的矿物质、粪便甚至腐败的动物尸体冲刷下来,杂于河水之中,这当然是很不卫生的了。
康熙从不追求长生不老,他认为人的一生,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是不可遏止的。因而人只能顺应自然,多加保养,以求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寿命。这就是康熙的养生哲学。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