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形成和发展
可能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黄梅戏既然是安徽省的地方戏,为什么会和湖北的一个地名联系在一起呢?是不是黄梅戏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呢?的确如此,黄梅戏就是发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黄梅县的紫云山和龙平山从前都是茶乡,每到采茶时节,青年男女就会边采茶边编唱民歌,这些民歌后被总称为黄梅调或采茶调。后来,黄梅调还和民间歌舞慢慢结合,演变成载歌载舞的形式,因为主要在元宵灯节时表演,故又被称为花灯。
黄梅采茶歌怎么流传到安徽了呢?清代乾隆、道光年间,地处长江北岸的黄梅县经常发生水灾,灾民只好远走他乡。就这样,以卖艺为生的灾民把黄梅采茶戏的小调、本戏传到邻近的皖西南、赣东北、鄂东北等3省50余县。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曾任过皖南三县知县的江西乐平人何元炳所作《焦桐别墅诗稿·下河调(黄梅腔)》,就是黄梅采茶戏在皖南地区流行的真实写照:“拣得新茶绮绿窗,下河(注:黄梅县一地名)调子赛无双;如何不作江南曲,都作黄梅县里腔。”
黄梅调发展到清代道光前后,又演变成了以演唱“两小戏”(小生、小旦)、“三小戏”(加小丑)为主的民间小戏,当时主要流行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地。
在表演的过程中,黄梅调不断吸收同时流行的徽调和青阳腔的音乐和表演艺术,开始演出大戏。这种大戏就是黄梅戏的前身,但是当时被叫作“怀腔”,因为这种演唱风格当时一直流行于以怀宁为中心的安庆地区,并用当地语言演唱。
1926年,随着黄梅戏的进一步成熟和完善,不但从农村走进了城市,还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长年不散的班社,产生了职业艺人。黄梅戏在安庆逐渐发展壮大。这一时期的黄梅戏,在剧目、表演、音乐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虽然仍以“三打七唱”(打击乐三人,演员七人)为主,但是已经开始尝试用京胡伴奏了。
1949年后,黄梅戏发展迅速,发展成了安徽的地方大戏。原来一担箩筐就可以挑走一个班子的服装、道具、锣鼓的面貌再也不存在了。现在,无论是剧目还是内容,无论是设备还是演员,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尤其是在剧目方面,有了“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可谓内容丰富。当时受欢迎的大戏有《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有《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新中国成立后,黄梅戏艺术更是硕果累累,不但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马兰、吴琼等一批优秀的演员,艺术家们还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