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
皮影戏是一种观众通过白色布幕观看平面皮质偶人表演的灯影的戏剧形式。皮影戏中的平面假人以及场面和道具的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皮革手工刀雕并彩绘而成,所以叫皮影。
皮影是中国最早的剧种之一,后来的不少新的地方剧种,就是从各路不同的皮影唱腔里派生出来的。皮影艺术源于西汉,兴于陕西,唐宋时代在秦晋豫一带逐渐成熟,清代则盛行于河北。在元代,统治者常常把影戏作为宫廷和军中娱乐,当时成吉思汗远征到欧亚大陆的广大地区,中国的影戏也因此被传播到波斯等阿拉伯国家,后来又辗转传入土耳其,在东南亚一些国家也有流传。明朝的时候,影戏继续在都市和乡村小镇流行,从艺术接受上来讲,它不只是受到广大下层民众的喜爱,也受到许多文化人的推崇。从清朝入关至清末民初,中国皮影艺术的发展达到了其鼎盛时期。很多皮影艺人子承父业,数代相传,人才辈出,无论从皮影造型制作、影戏演技和唱腔,还是流行地域上讲,都达到了历史发展的巅峰。许多官第王府、豪门望族、乡绅大户,都请名师刻制影人,蓄置精工影箱、私养影班。在民间乡村城镇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皮影戏班。无论逢年过节、喜庆丰收、祈福拜神,还是嫁娶宴客、添丁祝寿,都要搭台唱影。
皮影艺人的表演技巧和唱功是判断皮影戏班水平高低的关键,这些操耍和演唱都是经过师父传授和本人长期勤学苦练而成的。皮影艺人们都具有操纵影人、乐器伴奏和道白配唱同时兼顾的本领,有的高手一人能同时操作七八个影人。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地域的长期演变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的众多流派。
在皮影艺术中,人物、景物造型与制作常常采取抽象的写意与形象的写实相结合的手法。制作工匠一般都对人物及场面景物作大胆的平面化、艺术化、戏曲化的综合处理,脸谱与服饰的造型生动形象,夸张而幽默,或纯朴粗犷,或细腻浪漫,雕功流畅,着色艳丽,通体剔透、四肢灵活,工艺制作效果使人赏心悦目。皮影戏的演出设备非常轻便,这就使戏班的流动演出优势很强,不论在剧场还是在大厅、广场、庭院以至普通室内,架起影窗布幕和灯箱就可以开演了。一个戏班六七个人和一箱影人就能演四五十出戏,演出完毕,全部行头装箱就走,辗转十分便捷,所以皮影戏自古就是随军的一种娱乐形式,也广泛流传普及于民间。
皮影戏的演出题材广泛,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从革命战争年代起到新中国成立后,新发展创作的常见的剧目有《兄妹开荒》、《白毛女》、《刘胡兰》、《小二黑结婚》、《小女婿》、《林海雪原》、《红灯记》、《龟与鹤》、《东郭先生》等。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