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
秦腔又称山陕梆子,可称中国戏曲的鼻祖,是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中最古老、最丰富、最庞大的声腔体系。秦腔是在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周代以来,关中地区就被称为“秦”,秦腔由此得名。
秦腔是中国戏曲音乐中最早的板腔体声腔,也是梆子腔(乱弹)系统的母体。它的击节乐器为枣木梆子,俗称“桄桄子”,此名是由以梆击节时发出“桄桄”声得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说秦腔创造了中国戏曲音乐中板式变化的结构方法,直接影响了各个梆子腔剧种的形成和发展,成了梆子腔的鼻祖。目前北方几省的梆子戏虽然各有风格,但基本上都保留了秦腔在音调和伴奏上的特征。
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大概形成于明万历以前,这一点在明代万历年间《钵中莲》传奇抄本中有注明。到了明朝末年,秦腔更加完善,已趋于成熟,流传范围也从山陕地区扩展到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湖南以及江南各地,在清乾隆及以后的几十年中,秦腔不但传到了广州,还演遍了江、浙、闽、广、川、云、贵等各地,可谓流传甚广。
由于流行地区的不同,秦腔演变成了不同的流派,有同州梆子、西路秦腔、汉调桄桄、西安乱弹等。因受各地方言和民间音乐的影响,各路秦腔在语音、唱腔、音乐等方面都有差别。相比较而言,在整个西北地区中路秦腔所占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同州梆子,就是东路秦腔,也叫老秦腔、东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关中东部渭南地区大荔、蒲城一带;西路秦腔,又叫西府秦腔、西路梆子,主要流行于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凤翔、岐山、陇县和甘肃省天水一带;汉调桄桄,就是南路秦腔,又叫汉调秦腔、桄桄戏,主要流行于汉中地区的洋县、城固、汉中、沔县一带;西安乱弹,也就是中路秦腔,主要流行于西安一带。
秦腔的发展,自然会带动大量秦腔班社的产生,其中最有名的是乾隆年间的秦腔艺人魏长生所率领的秦腔班。1779年,也就是乾隆四十四年,魏长生率班进京。为了赢得同其他班社以及当时统治北京舞台的京腔的竞争,魏长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不但在剧目选用上大做文章,努力做到“演戏能随事自出新意,不专用旧本”,还在专业技巧上下了很大的工夫。工夫不负有心人,魏长生不但提高了秦腔的艺术水平,还压倒了当时名震京华的“宜庆”、“萃庆”、“集庆”等班社,就连京腔也甘拜下风。不少京腔艺人因此改习秦腔并加入秦腔班演出,形成京、秦不分而以秦腔为主的局面。魏长生的班社在唱腔上“善于传情,最是动人倾听”;在化妆上,改“包头”为梳水头;在旦角表演上讲求形神兼备,在剧词、音乐等方面具备“其词直质,虽妇孺亦能解;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等特点,可谓是风靡京师,技压群芳。
秦腔之所以会发展迅速,受到人们的欢迎,自然和它独特的艺术特征是分不开的。秦腔的唱腔多采用宽音大嗓,直起直落,高亢激越、粗犷朴实。秦腔曲调有“欢音”和“苦音”之分,唱腔音乐丰富多彩、优美动人。秦腔打击乐乐谱,丰富多彩,名目繁多,大致可分为三类:配合角色各种动作的;结合剧情接引各种唱板和各种曲牌的;用于各种开场的(打击乐套曲)等。
秦腔所演的剧目多取材于“列国”、“三国”、“杨家将”、“说岳”等说部中的英雄传奇或悲剧故事,也有神话、民间故事和各种公案戏,剧目超过一万本,剧目之丰富,居中国300多剧种之首。
秦腔乐器与角色行当分类
秦腔所用的乐器,文场有二弦、板胡、二胡、笛子、三弦、秦高胡、扬琴等;音乐除笛子外,还有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乐器有暴鼓、干鼓、堂鼓、勾锣、小锣、铙钹、铰子(小于铙钹、大于京镲,两片为一副铜制打击乐器)、云锣、碰铃等;主要击节乐器有梆子、牙子(板的俗称,又叫三页瓦)。新中国成立后,秦腔除以本剧种长期演奏用的乐器为基础外,还吸收了其他一些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以丰富其音乐的表现力。
秦腔乐器与角色行当分类
秦腔所用的乐器,文场有二弦、板胡、二胡、笛子、三弦、秦高胡、扬琴等;音乐除笛子外,还有唢呐、海笛、管子、大号(喇叭)等;武场乐器有暴鼓、干鼓、堂鼓、勾锣、小锣、铙钹、铰子(小于铙钹、大于京镲,两片为一副铜制打击乐器)、云锣、碰铃等;主要击节乐器有梆子、牙子(板的俗称,又叫三页瓦)。新中国成立后,秦腔除以本剧种长期演奏用的乐器为基础外,还吸收了其他一些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以丰富其音乐的表现力。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