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正言若反”

老子(公元前580——前500年)姓李,名耳,字聃(dān),春秋末期楚国人,曾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吏”,负责管理国家图书馆的图书。老子知识渊博,但他看到周朝日趋衰败没落,便离开周朝,西出函谷关,不知去向。据传,当他出关的时候,守关的官吏要求他留下点什么,老子便洋洋洒洒写了五千言,这便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老子》一书。老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五千言集中反映了他的思想,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源流之一。
 
“正言若反”是老子面对春秋末期奴隶制的土崩瓦解之势,没有像孔子那样仍然在做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而是从历史发展的现状中,切实感到了“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从而使老子能够对历史的变化做深刻的反思,“知成败祸福之事,悉在人谋”,在对历史现象中大量存在的矛盾现象作细致的分析基础上,所总结的思维方法。
 
“正言若反”的判断形式,一般是通过联结对立的概念,构成一个似乎是违反常识的又似于悖论的语句,并用以表达事物的对立统一,从而在正面的、肯定性的言辞中包含着反面的、否定性的因素。在《老子》一书中,这种对相反相成言辞进行概括的命题有70多条。如:“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夷,平坦;,音lèi,不平坦),“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大白若辱”(黑垢),“大成若缺”,“大盈若冲”(空虚),“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笨嘴笨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大方无隅”(棱角),“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善胜敌者不争”,“善用人者为之下”,“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无为而无不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兵强则灭”,“木强则折”,“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互相包含),“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等等。
 
“正言若反”的思维形式是对矛盾对立、统一、转化的认识和反映,充满了辩证思维的语言表达技巧,它通过总结万物变化的普遍规律,表示了一种做人、做事的道理。这种思维方法在规范人们对于矛盾对立、统一、转化的认识途径时,可以启发人们作整体性的思考。为中国人的整体思维方式奠定了认识论的基础,在现代生活中仍然有它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当然,“正言若反”的思维方法带有很大的朴素性。在承认矛盾的对立转化中,老子夸大了矛盾对立统一的彼此相即,因而具有把矛盾对立说成是绝对统一的倾向,这也为相对主义的认识打开了方便之门。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