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都感冒,却用不同的药?“医圣”张仲景告诉你答案。

张仲景,名机,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被后世誉为“医圣”,有“医门之仲景,儒门之孔子”的说法。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被奉为“医经”。唐宋以后,这本著作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个部分。
 
《伤寒杂病论》确立的辩证论治原则,成为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张仲景总结自己多年行医的经验教训,从而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临床方法。有一次,两个病人同时来找张仲景看病,都说头痛发烧、咳嗽鼻塞。经过询问,原来二人都淋了一场大雨。张仲景给他们切了脉,确诊为感冒,并给他们各开了剂量相同的麻黄汤。第二天,一个病人发了汗感冒好了大半,一个病人出汗后却头疼得更厉害了。为什么同样的病,服相同的药,疗效却不一样呢?张仲景仔细回忆昨天诊治时的情景,猛然想起在给第一个病人切脉时,病人手腕上有汗,脉也较弱,而第二个病人手腕上却无汗,他在诊断时忽略了这些差异。本来就出汗的病人,再服下发汗的药,不就更虚弱了吗?于是他立即改变治疗方法,给病人重新开方抓药,果然病情很快就好转了。这件事让张仲景认识到,诊病不能仅看表面的症状,还要通过望、闻、问、切多方面的诊断,结合病人的生理特点以及时令节气、地区环境、生活习俗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准病因,才能辨证论治。
 
张仲景的医学思想和临床治疗方法,对中医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张仲景因此也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