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学校为什么要把教学内容刻在石碑上?

在纸没有发明之前,古代的教学主要靠老师与学生之间口耳相传,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后,渐渐出现了纸质课本。
 
汉代教授儒家经典的博士官,因师承不同,在对学生传经的过程中,出现了争议。为了统一标准,东汉汉灵帝让学者先校定各家所传的经文,然后每经选择一家之说刻在石碑上,共有《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和《论语》等七种经文被刊刻在46座石碑上,立在洛阳都城外的太学内,作为博士官们向太学学生讲授的标准经本,被称为“熹平石经”。“熹平石经”是古代最早的石刻官定儒学经本,可以说是标准的官方教科书。
 
汉代以后,虽然出现了纸质课本,但为了避免出现错误,统一标准,有些朝代的统治者也会像汉代一样,选择儒家的经典刊刻在石碑上,立于国子监和太学,作为统一的官方教材。如唐文宗时期刊刻了《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等十二种儒家经典,共114块碑,被称为“开成石经”。清代乾隆年间,又将儒家的《周易》《左传》《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十三经刻在189块碑上,连同乾隆皇帝的圣谕共190块,其中每块石碑顶部都有“乾隆御定石经之碑”字样,碑身两面均刻有经文,全部是用正楷体刻字,被称为“乾隆石经”,现仍保存在北京国子监和孔庙的夹道中。
 
“开成石经”和“乾隆石经”因刊刻在科举时代,就像一座大型石质书库,不仅是知识分子的必读之书,更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被誉为古代的“高考教材”。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