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
和亲,按照《辞源》的解释,是与敌人议和,结为姻亲。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最初的和亲主要是为了换取和平而与敌人结成婚姻关系,它属于政治婚姻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上层的政治联姻。后来和亲逐渐成为一种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与其他国家或民族联姻的稳定的姻亲制度。
先秦时期的和亲
历史上最早的和亲是东周国君周襄王娶犬戎之女的事。由于周王室衰微,周襄王逃难到郑国时,郑国的国君对他很怠慢,并且想取而代之。周襄王自己的军队很弱,他只好借助犬戎的军队来共同伐郑。为了让犬戎能够为他出兵,他专门娶了戎狄女为后即狄后。当他在与郑国的冲突解决以后,又后悔娶了狄后,于是就废了狄后。狄后怨恨,就联合惠后(周襄王父亲周惠王的王后)一起做内应,勾结犬戎兵攻打东周的都城洛邑。周襄王仓皇逃离首都,跑到郑国国都新郑躲了起来,直到四年后靠新崛起的晋文公的力量,才将犬戎逐出中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和亲。而最早的同是华夏族的国与国之间的和亲,要数晋文公重耳与秦穆公的侄女之间的婚姻,他靠着和亲得到了秦国的帮助,一帆风顺地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并且还成为诸侯国的盟主。
汉代的和亲
和亲从汉代开始形成了一个比较有系统体系的制度。汉高祖刘邦在对匈奴作战中遭逢“白登之围”之后,深知自己的兵力和财力都难以抵抗强大的匈奴骑兵部队,于是接受了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将宗室的女儿封为公主嫁给匈奴王单于为阏氏为妻,换取了暂时的和平。汉惠帝、汉文帝、汉景帝各个时期都有派宗室之女嫁给匈奴王的事。汉武帝时,逐渐强大起来的汉王朝改变策略,把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封为江都公主,远嫁乌孙国王昆莫,以断绝匈奴与西域各国的联系。刘细君死后,汉武帝又将楚王刘戊的女儿封为解忧公主嫁给了乌孙国王岑陬。到汉宣帝时,解忧公主说服乌孙国王联合汉朝,消灭匈奴10万大军,给匈奴以重创。
汉元帝时,亲汉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进京进贡,并提出要求自愿当汉朝的女婿而结为姻亲。汉元帝非常高兴,于是就昭示宫嫔嫔妃,如有愿意去和亲的,可以自动报名。有个宫女叫王嫱,号昭君,长得美丽,但一直没有得到皇帝的宠幸,于是,就主动提出愿意远嫁匈奴。这就是流传古今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唐代的和亲
到唐代,公主外嫁到藩国,唐朝与藩国的和亲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松赞干布。唐贞观十二年(638),吐蕃国王松赞干布率军攻打唐朝边城松州,被唐军大败后对大唐俯首称臣。他赞羡大唐的强盛,在给唐太宗上书谢罪的同时,特地求婚。于是,唐太宗封一位侯王的女儿为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并为她建造了唐式皇宫: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很多中原的工匠。他们把中原先进的文化技术带到了西藏。从公元639至822年,唐朝先后有弘化、文成、金城、和义、宁国、咸安、太和等17位公主外嫁吐蕃、突厥、契丹、宁国、回纥等国藩王。
和亲一般都是汉宗室之女远嫁到边疆的藩国,也有汉族皇帝迎娶藩国的女子,如周襄王娶犬戎之女为狄后;唐太宗娶突厥之女为妃。还有汉族皇子和西域公主和亲而到西域的,如唐武则天时有个西域国王点名要唐家的男子去和亲,武则天派了自己的一个侄儿去和亲,结果人家不喜欢他,说只喜欢姓李的子弟,并将其退了回来。无奈,武则天只好又选了个姓李的宗室送了过去。
和亲的结果与影响
一般来说,和亲会带来暂时的和平,在短时间内汉中央王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有利于社会的经济发展。尤其对于少数民族,他们通过和亲,可以得到一大笔丰厚的嫁资,帮助发展壮大自己。如刘邦把宗室女嫁给单于为阏氏后,不光结婚时送去了丰厚的嫁资,还每年奉送给匈奴大量的絮、缯、酒、米等物品,并与匈奴进行贸易。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之后,把汉朝先进的科学技术文化带入了匈奴,帮助匈奴人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解决了粮食问题,并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使匈奴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文成公主丰厚的嫁资和带去的先进的农业、手工业技术及文化,对于当时的西藏发展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和亲在古代对于稳定、维持和平大局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对于担负和亲使命的人来说,她们要到一个语言不通、风俗和生活习惯不同的陌生环境与一个陌生的男子相伴一生,可谓是凄苦。嫁到乌孙国的刘细君曾作一首传世的《悲愁歌》来抒发自己的悲苦之情:“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汉武帝在看到这首诗时也很感动,于是每年都派使者带着丰厚的礼物去看望刘细君。汉代一共有13位公主和亲远嫁,除了解忧公主在晚年得以还乡外,其余都默默无闻地在边疆塞外终了一生。
元芳,你怎么看?
- 全部评论(0)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